上前一步道:“臣亦推举韩将军为郑州守将,郑州事关重大,臣认为韩将军可自领一军,不在随处调配,其军可一直跟随韩将军征战。”
此时此刻,趁着这个机会,李纲竟然想要让韩世忠拉扯一直韩家军出来。
而岳飞也是上前道:“魏国太子方天定,有杀字军一军,作为独自领军,其南**振**护**都有自己的固定将领,如此战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臣复议。”
但是宋庭永远没有一个统一的时候,大群觉得武将身份不该提高的文臣竟然跪地死参,要知道将军若是可以长时间领一支军队的话,身份地位必然大涨。
赵桓自当皇帝一来,已经经历过了无数次的朝堂争吵,问题是每一次争吵的人到了下一次,说不定还是辩友。这证明了群臣没有拉帮结派,但是这样的争吵着实烦人。
赵桓大手一挥:“此事暂时不提,郑州守军七万,暂时由韩将军带领,等到时机成熟时,再建立韩家军。”
既然皇帝让双发各退一步,那就没什么好争论的了,但赵桓又问道:“那李卿家推举何人挂帅征伐夏国?”
李纲没有思索,直接道:“岳飞将军足以担当大任。”作为新任的太尉,又曾经带领过全宋国一半的军士,李纲当然知道岳飞的能耐。
但是赵桓却皱眉道:“我大宋迁都,内事不稳,需要岳将军镇守长安。”
赵桓曾经亲自给岳飞说过,未到决定大宋生死之时,绝对不让岳飞离开自己周围。
就如同大才赵子龙,典韦,都是当保镖的。
正当此时,高俅突然冒了一句:“臣推举张俊将军。”
赵桓诧异道:“哪个张俊将军?”叫张浚的,朝中有两人。
高俅头埋得更低道:“告病的张将军。”
虽然高俅曾经也响应赵佶的话,不许张俊上朝堂,但是现在,高俅很聪明的做出了选择,虽然赵佶是赵桓的父亲,但是毕竟现在的皇帝是赵桓,虽然赵佶还活着。
赵桓低头想了很久,才问道:“张将军身体可曾养好了?”
高俅低着头瞟了李纲一眼,李纲适时的上前一步道:“已经好了**成了,等到征伐夏国准备妥当之时,必定能见到生龙活虎的张将军。”
这不过是给赵佶,赵桓,已经张俊本人一个台阶下罢了,都知道张俊其实很早就养好了伤势,却只能呆在长安中那个赵桓亲自赐下的房子里。
唯有李纲岳飞韩世忠知道,张俊是朝中最厉害的降临,超一流武将。
散朝之后,一道圣旨传从玄武门传出,经过了瓮城,经过了振国大街,来到了张府。
张俊不由流下泪,谁人能知,一个超一流武将,在没有做出任何战功之前就差点儿暴死沙场的心情。
夏国,拿你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