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卒。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一个月。
千里之外的另外一个蒲察,蒲察石家奴过河了。
本来为了营造出赤金无力过河的假象,蒲察带领赤金大军数万人撤出了辽河边。
按照兀术下的命令,等待到听说他的大军占领上京才渡河。
只是,蒲察本人不知道兀术的计划,也没有料到金兀术竟然刚刚开春不久就攻下了上京城,于是根本没有准备粮草的蒲察才开始从蒙古高原上调集粮草,从辽河南岸筹集粮草,直到一个半月之后,才缓缓靠近到了通州城外。
单单从人数看,赤金是比大金弱小很多很多倍的,但是大金真正的兵卒也不过十多万,赤金十万大军,然后还就屠尽了东蒙古高原。
等到赤金大军降临中蒙古高原的时候,那些草原民族,很识趣愿意投诚赤金。
于是,又组织了将近数万人的大军。
而兀术的铁浮屠计划也已经完成,大量铁甲马铠打造完成,最后原本的赤金十万大军大部分成为了铁浮屠。少部分的赤金兵卒却是作为了基层干部成为了混杂的草原骑兵的一部分。
此时此刻,这些杂牌军就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铁浮屠扫荡原野的战法下苦苦坚持的三部族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今赤金汇集的大军猛然从十三万多,变成了二十万。看起来增加还不到一半,但是这确实一种质的飞跃。
要知道十多万的对敌站,中国古代历史上比比皆是,但是若双方人数都超过二十万,那么便可以进入某种不能言明的排行榜了。总之,上榜的战役,不超过十次。
连赤壁之战这样的大型战役,都没能上榜。
如今,一次少数民族内战,双方竟然投入了四十万兵力?
那边可以说双方投入了整个民族所有的有生力量。
兀术是个疯子,统一对他来说只是为了兄弟三人的荣耀以及报复。
但是对于三部族的宗长来说,经受得起这样的损失么。
于是,一场完颜宗美不知道的谈判展开了。
六月的一场雨之后,事情似乎已经明朗。
六月二十三日,双方约定。暗中佯攻四门,然后偷城。
之所以用一个偷字,因为这的确是偷。
骑兵无法守城,所以赵烈部下主要负责和金兀术在野地纠缠。
六月二十二日,兀术齐集兵力打了赵烈一个措手不及,收下三千人头的战果。
六月二十三日,金兀术带领手下骑兵齐攻四门,之前兀术佯攻通州然后偷袭通州城外的数个大金斥候骑兵队以及野战队已经不下三次所以很自然的完颜宗美以为是佯攻。
作为守城的三部族军很有默契的鼓劲儿对抗兀术。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蒲察三人分别被派做了城中巡查,城墙巡查以及火漏巡查。
看似做着最重要的事情,但若是三部族投降兀术,那么这三个巡查便是最无用的。
知道蒲察遇到了做火漏巡查的德胜,才猛然发现事情不对头。
立刻派遣亲兵从往日布下的暗中通道上了城头才发现他们三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