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故事(2 / 5)

的高技艺。有些病家有时为了感谢医生,送上一块“扁鹊再世”的横匾,也是颂扬医生医技高的意思。

三、对症下药

华佗是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都患头痛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

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个不同的处方,交给病人取药回家煎服。两位病人一看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是解表散药。他们想: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什么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

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部,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部,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

两人听了十分信服。便回家将药熬好服下,果然很都痊愈了。

中医强调辨证治疗,病证虽—,但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故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后来,人们常用“对症下药”这个咸语比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问题。

四、讳疾忌医

一次,扁鹊到了齐国。齐国国君田午热情地招待他。扁鹊见到田午,认真地对他说:“目前,您的肌表部位有疾病,要是不治,会展蔓延下去。”

田午是个很自信的人,他听后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待扁鹊退下后,他便对旁人说:“医生就是喜欢靠治疗没有病的人来炫耀自己的本领。我才不信呢!”

过了五天,扁鹊去见田午,说:“您的病现在到了血脉,不治恐怕要加重了!”田午说:“我没有病!”脸上显露出厌烦和不高兴的神色。

又过了五天。扁鹊再一次向田午提出忠告:“您的病现已深入到肠胃,再不治疗就不可收拾了!”这次,田午竟拂袖而去。

再过了五天,扁鹊碰见田午,转身便走。田午感到纳闷,派人追上去询问其中的缘故。扁鹊回答说:“当初,国君的病仅在肌表,汤药和灸法可以治;在血脉,针刺可以治;在肠胃,药酒尚可治,现在病入骨髓,即便是传说中掌管生死簿的神也没法治,我不敢主动请求医治了。”

五天后,田午果然感到浑身不舒服,病情很加重,他想起扁鹊,连忙派人去找,哪知扁鹊已经借故离去——中医认为:“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功矣”。没几日,田午便死了。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有了疾病,应该积极治疗,若讳疾忌医,到头来只会害

最新小说: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青灵小杂役 沐春风 当红男旦穿回民国嫁少帅 重生宠妾进阶录之缘起 三国:征战汉末 蛇蝎皇后 穿越之仙神屠戮 烛影迷局 反穿,流萤:我们清清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