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们哭着拦,祖母们摇头叹气,有的甚至直接将少年带回家中闭门反省。
但也有人,在少年从包袱中拿出那一盏光亮柔和的手电筒时,瞬间哑了火。
“娘,这个是我亲手做的,”少年低声道,“晚上你眼不好,用这个照着线就行,不晃眼,也不热。”
那母亲接过手电,一下点亮了。细细的白光投在她苍老的手上,连细纹都清晰如雕。她怔了一下,继而泪流满面。
“真是神物。”她喃喃道,“这……是你做的?”
“是的,我学了三个月。”(其实是在路边的商店买的。)
另一家,兄长看到弟弟带回来的玻璃水杯,高兴过后,心中开始冒汗:“此物如此稀罕,应当献给陛下,若是被御史大人们知道,可是大事不妙了。”
再有一户,少年拿出的“音像盒”(便携播放器),放出了一段异国课堂录音。满屋子人围过来听那流利奇异的语言与翻译交织,惊叹不已。
“九竟能听懂这世外之语了?”祖父一脸震惊。
少年轻轻点头:“每天都练,还能写一些。”他翻出本子,密密麻麻的异文字与注释一一列出。
原先怒火冲天的父亲顿了顿,咬牙一言不发,却不知何时拿起了那本子,翻到天黑也不舍得放下。
还有一些宅院里,看到少年们带回来的点心、香水、精致的纺织方巾、华贵的物品……一时间既惊且喜。
“你这是去哪儿学艺,还是进了仙门?”
“那头……真就这样教孩子?”
“能教得出来你这样的……也罢,剃个头罢了。”
少年们的归来,像一股春风,吹进了保守王朝的缝隙。虽然有冲突,有眼泪,有愤怒和不解,但也有理解、骄傲与震撼。他们的存在,成了一个讯号。
另一边大陆放假时,少年们也在家中祭祖参加京城的宴会。
要知道,谁家的儿子被选中去了那世外之地,可是让他们家中的长辈吹了好久。
如今一个个回来了,却少了头发,还有的直接秃了,这风言风语不免起来的。
这些个风言风语,在那些个当家的主人或者主母炫耀出了孩子给自己带的礼物以后。
透彻如镜的琉璃杯你见过吗?我家孩子买的!
这宝石镜你见有吗?我孩子买的!
还有这凝香之水,乃是世外之人用的!你个乡巴佬,你估计听都没听过。
拿着这些物件的人,也是这半年来一直趾高气扬的人家。似乎家里孩子回来了一趟,除了少了头发,还多了很多的稀罕物件。
他们也因此更加得意了!
看你能得意几天!
然而几天过后——宫里赏赐了不少东西下来,给这些人家。
是辛苦这些少年为国所学了,该给他们一些奖励。
那些嫉妒的人似乎越发嫉妒了。
要京城里面的改变,也是有的。
好些个京城里面的纨绔,见得这些精挑细选的少年们学成归来,不嫉妒那是假的。
他们身上稀罕的东西是独一份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