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细雨如酥。
笼罩着东都市的雨幕,给这座喧嚣的城市平添了几分江南水乡的婉约与愁绪。
西山陵园,作为本市最大的公墓,此刻正浸润在这片濛濛烟雨中。
青石台阶湿滑,两旁的松柏愈发显得苍翠凝重。
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微腥与草木的清新,以及一股香烛纸钱燃烧后的味道。
撑着各式雨伞的人们,三三两两,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走去。
他们的脚步很轻,交谈声被压得很低,仿佛生怕惊扰了长眠于此的灵魂。
方诚撑着一把宽大的黑伞,走在母亲李碧芸和外公李振华中间。
同时刻意放缓了脚步,伞面微微向母亲那边倾斜,将她完全笼罩在内。
另一只手则搀扶着外公的手臂,以防湿滑的台阶让老人家不慎滑倒。
李碧芸今天穿了一身素雅的黑色连衣裙,头发简单地在脑后挽成一个髻,神情有些黯然。
每年的今天,对她而言都是一场心灵上的煎熬。
外公李振华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祭品与香烛。
老爷子一改往日的健谈,只是和外孙方诚一起沉默地跟在后面。
脸上的皱纹在阴沉天色下,仿佛也深刻了几分。
通往墓区的台阶很长,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大多和他们一样,神情肃穆,撑着伞,默默走着。
雨丝斜斜地打在伞面上,发出沙沙轻响,这这片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终于,三人在一排排墓碑中穿行片刻,停在了一处相对偏僻的角落。
这里的墓碑比别处的要朴素许多,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青石碑。
经过多年风雨侵蚀,边角已生出些许青苔。
碑面的正中,镶嵌着一张已经有些褪色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的男人面容英俊,眉眼深邃,鼻梁高挺,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的眼神明亮而干净,透着一股温和的坚定。
仔细看去,能发现脸部轮廓与方诚有七分相似,只是气质上更为儒雅内敛。
碑身上刻着几行字,笔锋遒劲。
故显考方公世杰之墓。
孝子方诚,妻李碧芸,敬立。
没有生卒年月,没有生平履历,只有最简单的身份与姓名。
十七年前那场大火,似乎将一切都化为了灰烬。
“世杰,我们来看你了。”
李碧芸望着墓碑上那个熟悉的名字,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她从李振华手里接过篮子,将里面的贡菜、水果、点心,还有一小瓶白酒,一一仔细地摆在碑前。
方诚则放下伞,从篮子底下拿出干净的抹布,蹲下身,仔仔细细地擦拭着墓碑上每一寸角落。
动作很轻,很专注,仿佛不是在擦拭一块冰冷的石头,而是在为父亲拂去一身的风尘。
李振华点燃了三炷香,分别递给女儿和外孙。
青烟袅袅,在潮湿的空气中拉出笔直的细线,而后缓缓散开。
三人并排肃立,对着墓碑,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