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代帝王刘义隆 > 第二十七章 失意的诗人谢灵运

第二十七章 失意的诗人谢灵运(2 / 3)

禁,为日已久,而不能防闲闺房,致兹丑闻,不顾宪轨,忿杀自由。此而勿治,典刑将废。请以此事免灵运所居官,削其爵土,收付廷尉治罪”。谢灵运因此被免官。

事虽过去数年,但他一直耿耿于怀。王弘兄弟今借近水楼台之势,大权在握;殷景仁、王华等人,名望与地位一直不如自己,如今却后来居上,这怎能不让人心中恨恨!而蜷缩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秘阁之中,这又岂是先辈的“东山之志”!

在安静的秘阁里,谢灵运时常低着头来回踱着。那回荡着的脚步声,传递着他心中的躁动不安。久之,他的脚步声渐渐消失。他平静下来。走到案边,他坐下来静思良久,然后推开那一大堆用以参考的晋史,重又摊开一纸,提笔写下了一诗,以追述祖父谢玄在晋氏危难关头曾建立的功德:

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巳。崩腾永嘉末,逼迫太元始。

河外无反正,江介有蹙圮。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

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秦赵欣来苏,燕魏迟文轨。

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随山疏浚潭,傍岩艺枌梓。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

在拜谒京陵前夕,刘义隆好像觉察到了谢灵运的郁闷,又好像是为使身边有一个诗人能助其雅兴——作为皇上的刘义隆也是颇爱诗文的,就特意任命谢灵运为侍中伴己前行。

但在京口这一个月中,就像在宫中时一样,商议治国之大事的,仍然是王华、王昙、殷景仁等人,而在宴筵和观赏时,离帝最近的,则是谢灵运和颜延之。他们也是朝臣,但在皇上眼中,他们似乎先是诗人。

在陪侍皇上的这一个月里,有两点给谢灵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两点都是在陪侍皇上登上那三面临江、高数十丈的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时留下的:一是皇上登山后伫立山顶向江北眺望时的目光和神情,一是他自己奉诏写下的侍游诗《从游京口北固应诏》。在诗中,他先以“玉玺戒诚信,黄屋示崇高。昔闻汾水游,今见尘外镳”来赞颂皇上游览的盛况,中间部分用华丽的辞藻描绘了登北固山所见美景:“远岩映兰薄,白日丽江皋。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在诗的结尾处,诗人却以“顾己枉维絷”、“终以反林巢”、“曾是萦旧想”等句子抒自己因不得志而想归隐山林的意愿。

像往常一样,谢灵运总是在诗写好之后,再恭恭敬敬地把诗抄写好,然后呈给皇上。刘义隆拿到谢诗,也像往常一样,先称赞其好书法,再对其诗作本身赞不绝口:

“好诗好诗,颜延年所不及。二百年来,我朝谢康乐,当推第一!”颜延之,字延年。

刘义隆每在欣赏谢诗之余,也会模仿他的诗作写上几句。只是在模仿之后,他会边吟咏着自己的诗作,边自叹不如。谢诗写的好,即使是应诏诗,其中也不乏优美的山水佳句。他一边看着,一边高声吟诵着诗中的佳句:“远岩映兰薄,白日丽江皋。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诗末“顾己枉维絷”“终以反林巢”几句,让刘义隆沉默不言。

谢之为人,性情疏放,前朝时杀兵士于江边,遭王弘弹劾;景平时,又放浪不羁。他虽有谢太傅游弋山水吟咏诗文的雅趣,甚至大过之,

最新小说: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快穿:好孕宿主美媚魅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蓝钰茗烟 炼狱之刃 大成风华之绝响 小房东【香朵儿】 万兽之国(H)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