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展了吗?”王奇好奇的问道。
“有没有新进展不知道,不过有了海内名将皇甫嵩大人出马,破细阳也是迟早的事!”司马德操道。
司马德操显然对颍川书院的人还有点介意,对书院的人投效王允一事也早就知晓了,所以面对着王奇时,难免有点不舒服的感觉。不过司马德操也不是心胸太狭窄的人,再加上也知道王奇曾经献计破了长社黄巾,救了颍川父老,所以虽然有点不舒服,但对王奇说的话,还是很客气的。
“呵呵!我们谈的其实是在平定黄巾诸将中,谁的能力最强!”杨仪笑着对王奇说。他早就听说过了王奇的声名,知道王奇是一个很会做诗的人,但现在流行的主要是经学,所以对王奇并不是很尊敬。此时他见王奇既然主动把话题往黄巾身上引,就有心展示一下众人在这方面的才能,好让王奇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才能之士。
“哦!那诸公以为众将中何人最强呀?”王奇听了杨仪的语气,就知道他是有心显贝,所以也就配合的说出了问题。
“哈哈!平贼诸将中,令尊大人王豫州是文官,可以不论。剩下的诸将中,最强的当然是百胜将军皇甫嵩大人了!”杨仪这话说的是很准确的,但是用笑呵呵的语气说出来,难免让人听了觉得很不舒服。
黄承彦,司马徽几人听了不由的皱了皱眉。心道,你说的虽然是事实,但怎么能当着人家孩子的面,说对方父亲可以不论,小孩子对自己的父亲最是崇拜了,听了你的话肯定会很生气,你这样说简直就是没事找事吗。
王奇听了杨仪的话,心中果然很生气。不过他到不是为杨仪说他父亲王允可以不论而生气,只是觉得杨仪这样说平黄巾诸将有点很失公允。当初如果不是卢植牢牢的牵制住了张角的主力,冀州早就不知道被张角弄得不知什么样子了。从他和三个中郎将的接触来看(还有中郎将董卓,王奇和他没接触过),要想牵制住张角,其它两人显然没这个本事。
要说皇甫嵩之所以能三战三胜,凑巧的因数占了大成,首先当初长社破黄巾,如果没有王奇的献计,他至少要和黄巾相持上一个月。汝南破黄巾,若没有郭嘉冒险用离间计,恐怕也得用上很长时间。至于广宗破张角,实在不过是趁人之危罢了。只不过他也真有几分本事,要不然即使有再好的计策,没有领军将领的配合,恐怕也成功不了。但因此就说他是最强之人,就有点过了。右中郎将朱隽尚且年轻,暂且不论,单是自己的老师卢植,从王奇的接触来看,就应该不在皇甫嵩之下。只不过有些话不能直接说出去,要不然就有自夸的嫌疑了。
王奇心中虽然不舒服,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微笑着说:
“我看可不能这样说!”
来了!司马徽诸人心道。
“哦!那季允有何高见!”杨仪刚才在话说出口之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犯的口误,但他是心高气傲之辈,自然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此时听到王奇说他有不同意见,嘴上是问他有何高见,心中却认定了这是小孩之见。
“皇甫嵩大人固然是百胜将军,但其所胜却不能动黄巾之所向,前中郎将卢公,虽未尝一胜,然其牵制张角于广宗,却令天下黄巾不敢擅动!孰优孰劣,众所周知!”王奇这样说其实是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