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钢材加热到赤铜可以化作铜水的温度时,钢材也就软到可以用锻锤压延展变形、不致断裂了。而后用花岗石精密雕凿成圆柱状作为锤头,挤压软热的圆柱钢芯子,约摸半柱香的时间可以把钢芯挤出炮膛来。但是此法只能加工壁厚与管长比例不超过五六倍的材料,将来要想做长倍径的火炮时便断然用不了了——经过反复试验,再长的话,炮管壁延展厚薄就会不均匀,完全无法使用。”
钱惟昱点点头,他原本也没认为有了张思训这个天才,就能直接连铸铁气孔的问题都彻底解决掉,钢铁铸件的内部应力释放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目前的工业水平来说,只怕他有生之年也只有指望以铸造作为火炮加工的主要工艺,最多在热处理方面进行一些优化,提升身管的紧致度。后世的锻造制炮大多是锻造一根实心铁棍,然后再用钻孔机钻掉芯子的,不可能直接锻造出空心的深孔管。
“那便先试一下吧,各种装药都可以么?”
“都有试过,目前发射18斤铁弹一般是使用高硝黑火药10斤,或硝化棉4斤。这两者射程相若,炮膛也都能扛住。”张思训口中说的斤都是宋斤,也就是约摸等于后世一斤四两上下,所以18斤的炮弹应该是折合11公斤。
四门炮都没有炮架,只有一块厚铁板的底座,上面有两个炮耳连接着铁箍箍住炮身,所以发射的时候只能是有工兵先进行土工作业,把炮管抬起到一定角度后用夯土堆积的办法吧炮给垫起来。每门炮都被抬到了将近60°的高仰角,好确保后座力绝大多数由地面和底座吸收——在没有炮架的情况下,如果让火炮小角度平射,很有可能导致炮因为没有吸收后座力的机构而倒飞出去。
钱惟昱提前躲到一处距离大炮侧面五十米远的壕沟内,上头还盖着三层老竹藤条编成的护盖,然后用一根东海水晶片打磨的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情况。小道姑和顾少妍就暂时没这么好的待遇只能蹲在坑里靠自己的视力了。一男二女在这种隐蔽的黑坑里待着,倒是颇有一些让人心猿意马的可能。
点燃引线的军器监工匠立刻回奔,躲进另一个近一些的坑里,数秒钟后,轮番的“轰轰”巨响开始传出,四门炮依次开火,炮弹以大抛物线角射出,最后落在了远处一些做好的城墙样品上,只见城砖纷纷崩碎飞溅,一尺厚的筑城大条石都被打烂了。经过报靶人员的测量,最后炮弹还能打入糯米汁粘合的夯土大约两尺深,才算被夯土吸收了全部动能。
三门长炮的炮弹落点大约在六百步上下,据说如果弹丸换成轻得多的同口径石弹的话还可以多打一百多步射程,而短炮则装药略减、射程也近了一百多步。因为是大角度滑膛曲射,准头可以说是丝毫没有,在瞄准
准方向经过严格校准、几乎一致的情况下,炮弹飞出五百步远后散落直径就有一百三十步之大!也就是说炮弹每飞出十步远,就有一步的横偏误差。
这样的误差,加上曲射炮没有贯穿性伤害,所以要想用来打人完全是痴人说梦。如果是用于实际的攻城战,这种火炮大约可以在命中后把城墙上表层的条石包砖全部炸烂,并且在后面的夯土上轰开一个两尺深、三尺直径的大洞来。这个时代汴京、金陵、长安、洛阳四大城的城墙顶厚大约在二十四尺、基座最厚三十六尺。而普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