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镇的土坯城要体面得多。要知道这个时代以云南的生产力水平,哪怕是国都羊苴咩城的待遇也不过如此了。羊苴咩城的城墙也是纯夯土的,没有条石和城砖,只有修城楼这种中空的建筑结构时,为了保证强度才有砖,别的实心重力坝都是土。
当然了,如今大理国即将面对的敌人是吴越,所以大理四镇当中修建最精良的北镇就用不上了。如今面临第一线的镇是东部边境的最宁镇,相当于后世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带,在昆明的东南边,经过玉溪就可以达到昆明。广西邕江水系上游的南盘江等各处支流也有一条与红河比较近的,所以大理国在这里设置边镇原本也是应该的,只可惜如今这里和吴越人的进兵路线不太相符。
除了四镇之外,“八府”的性质相当于是彝族化的统治区,官制兵制税制都比较彝族化。这八府主要包括国都羊苴咩城周边的统矢府、谋统府、永昌府、腾越府;相当于后世昆明的鄯善府、楚雄的威楚府;还有就是远离吴越人此番进兵路线、远在大理国北疆与后蜀接壤的会川府、建昌府(相当于川南的攀枝花和西昌一带)
与“八府”相平级的行政区划还有“四郡”,在大理国“郡”的建制主要用在靠近汉人明比较近的滇东与广西边境地带,在官制税制上也更靠近汉法,四郡名为东川郡、石城郡、河阳郡、秀山郡,看似名目繁杂,实则只要大略记住相当于是后世黔桂滇三省交界的曲靖周边地区、乃至曲靖与昆明之间的那些县城就是了。
首府大理府、再加上四镇四郡八府,大理国的行政区划要是换算成吴越和中土汉人政权的范围,便相当于是一共有17个州的人口土地。除了这相当于17州的地盘之外,大理还有“37部”,都是滇南乃至缅甸老挝深山老林里名义臣服、实际上管不到的土著部落酋长土司之类。在唐朝没有灭亡之前,算是37个“羁縻州”,到了大理时代,那便连羁縻州的名头也不在乎了,直接称为地方部落。
……
富源砦内,吴越大军即将向大理国东川郡、石城郡(曲靖)境内进兵,钱仁俊和林仁肇正在进行着武力解决之前最后的敌我分析。
钱仁俊深谙南中形势,所以自然是由他向林仁肇一再强调哪些势力有可能拉拢利用——虽然大理国是一个明显要硬碰的敌人,不比南汉、南唐、日本那些敌人有明显的借力,但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进攻一国自然也有可以拉拢的势力。
“所以,要讨灭大理国,实际上便是要达到两个目标:第一个,必须降服17个‘州’,确保建立我汉人政权同样的统治体系;第二个,便是让南中37部族至少名义上臣服我
吴越,并且输诚纳款。第二条目前并不要求一步到位地做到让那些黑白彝人乃至傣族和说不出名字的族群做到如同广南西道的蛮夷那般驯服,只要有个大义名分便可,因此,我们的敌人也不算很多。在段思聪势大的时候,三十七部固然会因为段氏二十余年之统治而协同作战,但是绝对不可能和段氏直接控制的十七州兵那般用命。”
钱仁俊说得头头是道,林仁肇也是非常赞同,听了以后,又补充了一个问题:“都护,既然南中之地五十年内有大长合、大义宁、大理国先后更迭;三朝所依赖的主要势力又以黑白彝交替掌权。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