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的状态下奔驰速度比骑兵慢一些,却至少不比步卒慢多少,要想保持距离还是很容易的。在战象转向之后,部分床子弩靠着交叉火力的斜射依然可以发挥效果,而那些失去了射击角度的战象背上士兵也不闲着,就靠手掷丢出一个个手雷、或者用神臂弓射出一支支精确瞄准的利矢,不停地收割着任命。
世上怎么会有这么不要脸的打法!这可是战象啊!这可是以蛮力雄强、践踏无双、皮糙肉厚、专攻刚正面的战象啊!为什么到了吴越人那里,却会变成重型远程兵器的搭载平台呢?一个个大理**官就怀着这样不甘地吐槽,被一支支利矢射穿胸膛,悔恨地死去,至死都没能想明白地球上怎么会有这样无节操无下限的敌人。
步卒根本冲不到投掷火油罐的交战距离内,其实就算有的话,因为形不成规模,打不起火墙,也完全没法把吴越人的象群逼疯。吴越战象上虽然用了床子弩和掷石器,但是因为专门挑选了注重杀伤面积的方案,用的是一窝蜂无羽箭和碎石子,射程上本不见长,大理人常用的绳弓也可以做到和吴越人的战象对射。问题是,这些战象全部身披重甲,背上的象轿则是如同城墙上的女墙垛堞一样护住了里面的吴越弓弩手、工兵,结果大理人要想射杀里面的士兵就和仰攻攻城一般困难——就这样,吴越人还非常卑鄙地给战象背上的弓弩手们穿上了钢板胸甲!
原本远程抛射兵种最大的劣势就是近战肉搏能耐乏力;吴越人用了战象的改良之后,靠着战象的巨大吨位负重、足以扛起周全的护甲,防御力和近战的短板就全部补上了。原本,若是不仅仅想用远程兵器,还追求火力投放的密度,要来点儿床子弩之类的重装备,那就更要额外受一道兵器机动性的制约;而现在,在象兵的巨大负载力之下,这个问题一样可以完美解决。
一群又一群死在象兵杀伤之下的大理士卒们,脑中最后一个念头或许就是:世上怎么可能有配合如此完美的兵种,为什么大理君臣没有早一点想到象兵是这么用的……
……
当然,在如今这个时代,如果没有发生什么意外的话,地球上任何人都不应该有这个想象力和魄力去想到这种奇葩的战术。以至于当年吴越王钱惟昱指示潘崇彻进行“强调远程火力象兵部队”的时候,潘崇彻第一反应居然是给自家大王打上了一个“纸上谈兵”的印象。最后还是钱惟昱看出了潘崇彻心中对这种构想的不屑之后,与潘崇彻坐下来好生耐心讲解、兵棋推演,外加分析对比了“新时代下象兵兵种的主要威胁在于火药和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