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大捷!伪宋殿前司马步水军三万众全歼,宋将曹彬弃暗投明,重归我大周!”
“原蜀伪都成都光复!凶逆王全斌授首!控鹤卫右厢全歼,宋殿前司马步军四万覆灭!剑门关克复!”
“淮南重镇寿州光复!吾王、天下兵马大元帅讨逆匡正大军所到之处,赵逆如滚汤沃雪,土崩瓦解!”
“荆南节度使首镇江陵府大捷!亲从都副点检林仁肇林大帅克服江陵!”
“汉南咽喉襄阳大捷,歼灭宋军汉南禁军厢军余部两万余众!即日将解赴杭州献捷……”
……
一连串的捷报,几乎是每隔半个多月就有一封重磅消息传回杭州,以至于整个显德十五年春夏两季,江浙各州的人心士气都处在一个极度爆棚的状态。
在各处酒楼茶馆,街头巷尾,百姓官民几乎一空下来都养成了见面就讨论前线战局的习惯。比如说这一日随着蜀地和汉南的捷报陆续传来,在杭州清河坊的和乐楼内,便几乎所有人都在谈战局。
“听说了吗?前军又打了胜仗了,蜀地已经转瞬光复了,听说那些蜀人民壮义勇见到王师前往,哪个不是箪食壶浆喜迎王师?伪宋殿前司偌大的名头,想不到在我王师面前不堪一击啊。”一个看似富商模样的中年发福男子自得地说着,好像大胜仗的是他自己一般,说完似乎还意**着将来自己的商路可以货通蜀地。
“那是自然,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一番话一说出来,明显就是掉书包的读书人。读书人就是喜欢宣扬仁政,然而自古以来打仗输赢实际上和君主仁不仁大多没有关系,以至于那些阉割儒家理论的读书人往往会憋得内伤。现在自家大王本就是士林声望天下无双,居然领兵打仗都那么能耐,怎能不戳中读书人们的g点,让他们每隔个把月都**一把。
五代因为战乱,各大政权都很缺钱,商人的地位还没有后来宋朝那么低——当然了,主要是五代时候读书人的地位也没有后来宋朝高。吴越虽然风鼎盛,然朝廷一样重商,所以读书人也不至于在商人面前就产生什么碾压性的优越感,此时大家谈的话题志同道合,自然也就可以攀谈到一起,和乐楼内只要稍微有点身份体面的,不管是读书人还是商人居然都混作一团了。
在座一个豪商请客,给一桌谈得拢的书生们付账,随后坐拢来一起谈论,说道:“这位仁兄有礼了,愚弟倒是有些不解。如今虽然我吴越打着尊奉大周的名号,然大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