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走越近,何卫国的目光落在那个抱着东西的女同志身上。
这一看,何卫国才发现……
这女同志,赫然正是那天在筒子楼遇到的那女孩儿。
她今天换了一身打扮,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旧军装改成的便服,虽然褪色,却熨烫得十分平整,更衬得她身姿挺拔。
头发没有像那天那样散着,而是利落地在脑后梳成了一个高马尾,露出了光洁的额头和纤细的脖颈。
怀里抱着那捆沉甸甸的宣传海报,让她在原本清丽的气质中,又平添了几分文艺工作者特有的干练和飒爽。
何卫国在打量她的时候,她也看见了站在卡车旁的何卫国。
她的脚步几不可察地微微顿了一下,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与何卫国同款的惊讶和意外。
但这丝异样很快就被她收敛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得体而礼貌的浅笑,对着何卫国微微颔首。
两人走到近前,何卫国和王大锤赶紧上前,接过他们手里抱着的那捆海报和另外几摞学习资料,小心地放到卡车货箱里固定好。
这时,那位仓库管理员才笑着介绍道:
“何师傅,这位是我们馆宣传科的李干事,李晓芸同志。”
他又转向李晓芸:
“李干事,这位是食品厂运输队的何卫国何师傅,他们正好要回厂,就麻烦他们把咱们下发给他们厂的宣传资料顺便带回去。”
李晓芸走上前一步,落落大方地对着何卫国说道,声音清脆悦耳:
“何师傅,辛苦了。这是下发给你们厂工会的宣传画报和学习资料,麻烦您了。”
她的目光坦然而礼貌,带着公事公办的认真。
何卫国压下心底的悸动,语气平静如常:
“李干事客气了,举手之劳,不辛苦。”
东西交接完毕,李晓芸从军装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小小的交接清单和一枚小巧的红色印章,递了过来:
“何师傅,麻烦您在这里签收一下。”
何卫国接过那张薄薄的纸片,目光迅速而精准地扫过落款处,经办人一栏,用娟秀的钢笔字清晰地写着三个字:李晓芸。
李晓芸。
原来,这姑娘名字叫李晓芸。
他本以为,可能要等到自已搬去筒子楼暂住后,在日常碰面时再找机会小心翼翼地问询。
哪曾想,今天这趟看似平常的送货任务,竟会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知道了对方的名字。
缘分这东西,还真是奇妙得让人措手不及。
何卫国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从自已胸前口袋里拔出钢笔,在签收人那一栏,写下了自已的名字:
何卫国。
写好后,他将单子递还给李晓芸。
李晓芸接过单子,目光在那“何卫国”三个字上似乎不经意地停留了那么一瞬,长长的睫毛如同蝶翼般轻轻颤动了一下。
然后才利落地拿起印章,在存根和回执联上都“啪”地一下盖上了清晰的红印。
她将其中一联回执单撕下,递还给何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