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这还用你说?”
“把典型事迹写好、写生动,这本来就是上面的要求,也是我们文化馆的工作职责。”
“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
赵素心这边跟周振邦通完电话后,坐在办公桌前琢磨了好一会儿。
她端起已经凉了的茶水喝了一口,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心里盘算着这篇报道到底交给谁来写最合适。
按理说,文化馆里笔杆子不少,老张经验丰富,小王文笔活泼,都是不错的人选。
但赵素心眼珠一转,忽然想起个人来——李晓芸。
这姑娘以前在部队文工团待过,写这种宣传稿子最在行,而且……
想到这里,赵素心不自觉地露出一丝笑意。
本来之前就打算把李晓芸介绍给何卫国当对象,当时连见面都安排好了,就在她家吃顿便饭。
她还特意嘱咐周振邦把何卫国那小子收拾得精神点,谁知道临到跟前,何卫国说有紧急任务要出车,这事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这倒是个好机会。”赵素心自言自语道。
把何卫国的报道交给李晓芸来写,既专业对口,又能让李晓芸提前了解何卫国的为人。
毕竟这可是要上报纸的优秀工人事迹,完成的是连上面都重视的重要任务。
要是写得好了,对何卫国今后的发展也有好处。
这么一想,赵素心当即拍板,起身就往李晓芸所在的办公室走去。
李晓芸正伏在桌前校对一份文稿,听见脚步声抬头,见是赵素心,连忙起身:
“赵姐,您怎么来了?是有什么新的工作安排吗?”
赵素心把那份文件递过去,顺势在旁边的空椅子上坐下:
“晓云啊,确实有个重要任务要交给你。”
“上面刚发下来一个宣传任务,要报道一位执行重要运输任务的同志。”
她指了指文件:
“具体内容都在里面,你先看看。”
李晓芸接过文件,认真听着。
“这位同志这次出去执行任务,路上遇到了不少艰难险阻。”赵素心继续说:
“不过具体运送了什么物资,这些是保密的,不能细说。”
“但这趟行程确实非常不容易,上面的意思是作为典型来宣传。”
“我想来想去,觉得交给你最合适。”
李晓芸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门道。
她在部队文工团待过,知道有些任务细节确实不宜公开,但又要把同志的先进事迹宣传出去,这就需要他们这些笔杆子把握好分寸,在保密的前提下把故事讲好、讲生动。
“赵姐您放心,”李晓芸爽快地说:
“这种题材我以前接触过,知道该怎么把握。”
“既要写出运输工作的艰辛,又要保护好任务细节,这个度我会注意的。”
赵素心满意地点点头:
“那就好。今天一天时间,你看能不能把初稿写出来?”
“明天我要去宣传部开会,正好可以把稿子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