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小两口沉浸在喜悦中时,吴大龙叼着烟卷慢悠悠地踱进院子。
见小两口眉开眼笑的样子,他好奇地问:
“哟,什么事儿把你们小两口乐成这样?”
傻柱赶紧把报纸递过去,语气里满是自豪:
“大龙叔,您看看!我大哥上报纸了!”
吴大龙接过报纸,眯着眼看了半晌,突然“啧”了一声:
“可以啊!卫国这小子真行!这都干上模范了!你们这大院可出了个名人儿!”
他美滋滋地抽了口烟,忽然想起正事,话锋一转:
“对了,正好跟你们说个事儿。”
“你们家正房那个地窖,今儿个彻底完工了。”
“屋里屋外都给你们拾掇利索了,你们看看什么时候把东西搬过去?”
何卫国出发前,特地请吴大龙带着装修队来挖地窖。
这工程前前后后干了差不多二十天,总算是大功告成。
傻柱连连点头:
“大龙叔,辛苦您了!搬东西的事儿,等我大哥回来再定。至于工钱也得等我打个回来。”
吴大龙摆摆手打断他:
“嗨,提钱多见外!你们兄弟的为人我还信不过?这都不叫事儿!”
“那什么,我先回了。”
“谢谢大龙叔!”傻柱把吴大龙送到院门口,转身回来时,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何卫国成了整个大院最热门的话题。
三大爷阎埠贵逢人便夸:
“看见没?我们院的何卫国!那可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从小就懂事!”
二大爷刘海中也在饭桌上对儿子们说:
“你们都跟人家卫国学学!同样是年轻人,人家怎么就那么有出息?”
这还不算,出了大院,在南锣鼓巷这一片,95号大院的人走路都带风。
刘光天那帮半大小子,在外头跟人聊天,三句话不离“我们院的何卫国”。
“知道报纸上那个何卫国不?就住我们院!”刘光天在胡同口跟人吹嘘:“那可是我好大哥!”
阎解放也不甘示弱:
“卫国哥可照顾我们了,那是我们院的这个!”
“……”
街道办更是专门组织了学习活动。 王主任在大院开会时说:
“何卫国同志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特别是年轻人,要像何卫国同志那样,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这接连的宣传让何卫国在附近一带声名鹊起。
从小时候的南锣鼓巷小霸王变成了现在的——优秀工人何卫国!
……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二十天就过去了。
这天下午,何卫国终于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四九城。
他先是去防空洞总部报到,这一待就是五个小时。
这一趟任务回来很多东西都是需要交代的,这是必要的流程,每一个细节都要讲到。
不过何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