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我家老周是一个战壕里滚出来的生死弟兄,一块儿扛枪打了十年仗,比亲兄弟还亲。”
“家里呢,有个弟弟叫雨柱,在轧钢厂食堂工作,还有个妹妹叫雨水,正在上学。他们家住在南锣鼓巷95号院,他现在在食品厂运输队当司机,技术是这个!”
接着她又对何卫国说:
“卫国,这是李晓芸,我们文化馆的宣传干事,笔杆子厉害着呢!”
“跟你一样,也是部队下来的,以前在文工团,也是咱四九城姑娘。”
顿了顿,赵素心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越看越觉得般配,脸上笑开了花:
“你们瞅瞅,这履历、这工作、这长相年纪,哪哪儿都合适!”
“当然了,我跟你周大哥就是牵个线,具体合不合适,处不处得来,还得看你们年轻人自已的意思。”
周振邦也在一旁帮腔,他对李晓芸说:
“是啊,晓芸,我这弟弟,别的我不敢夸,责任心绝对是这个!”
他也竖了个大拇指:
“人是真精神,性子也实在,真是个打着灯笼难找的好小伙子!”
“你们年轻人,多接触接触,没准儿真能处到一块儿去!”
老两口这一唱一和,把李晓芸说得脸颊绯红,她偷偷瞟了何卫国一眼,轻声说:
“赵姐,周大哥,要不……咱们先吃饭吧?菜都快凉了。”
“对对对!先吃饭!卫国,动筷子,别客气!”周振邦立刻招呼起来。
饭桌上,刚开始气氛确实有点微妙的拘谨。
周振邦是明白人,直接把他珍藏的好酒拿了出来。
因为李晓芸也是部队下来的,作风爽利,并不扭捏,也能喝点。
于是,周振邦、何卫国、李晓芸三人便小酌起来。
几杯酒下肚,酒精微微烘热了脸颊,也驱散了最初的生分,饭桌上的气氛果然活络了起来。
何卫国和李晓芸之间的话题也渐渐多了,从部队生活的趣事,聊到各自现在的工作,发现彼此的共同语言还真不少。
何卫国慢慢发现,李晓芸的性格跟他之前想象的文静内向不太一样,她谈吐大方,眼神灵动,偶尔说到兴起时,还会露出几分带着狡黠的调皮神态,显得格外生动可爱,让他心里不由得一动。
在周家又坐了一会儿,聊了许久,眼看时间不早了。
李晓芸虽然能喝,但酒量其实一般,此时已是面带桃花,眼神带了点迷离的醉意。她率先站起身:
“赵姐,周大哥,时间不早了,我……我得先回去了。”
赵素心连忙点头:
“好好好,是该回去了。”她转头就对何卫国说:
“卫国,天这么黑了,晓芸又喝了点酒,送她回去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务必把人安全送到家,听到没?”
说完,还悄悄给何卫国递了个“把握机会”的眼神。
何卫国心领神会,立刻站起身:
“嫂子,周大哥,你们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周振邦也大手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