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大明日薄西山的根源所在。
徐阶作为首辅,带头行此事,那更是罪不容诛。
如今中枢既然有心清账田亩,那就不得不拿个态度出来,而面前的徐阶,就是一个很好的态度。
徐阶面色不改,跪地叩首:“陛下容禀!”
朱翊钧看着他,示意他说。
徐阶将所了解到的皇帝心性,再度在脑海里转了一圈,深吸一口气,有了决意。
他抬起头,恳切道:“陛下,非是臣兼并土地,而是百姓自愿投献!”
见皇帝脸色难看,他视若无睹:“陛下有所不知,我朝虽然正税只有三十取一。”
“但除了田租、正役以及杂役之外,还有地方官府各种名目的杂税、摊派。”
“杂税五花八门,车脚钱、口食钱、库子钱、蒲篓钱、沿江神佛钱等,各种各样。”
“摊派则更是层出不穷,修桥、铺路、运输、维缮,数之不尽,往往使人家破人亡。”
“百姓正是为了活命,才投献到臣的名下。”
朱翊钧勃然大怒:“你也知道是地方摊派!你堂堂首辅之身,难道就只能随波逐流!?”
什么地方官府,能压到徐阶头上?
正是因为二者合流,才让中枢税基崩盘!
地方官府不敢摊派到官户头上,只能屡屡上贫苦的百姓,使得百姓的负担剧增。
百姓见状,便投献于官户,躲避摊派徭役。
官府完成了任务,大户兼并了田亩,百姓继续苟延残喘。
而中枢的税基,则是再度败坏。
徐阶摇头,严肃道:“陛下,此事已然深入大明骨髓,非臣所能改之,自然随波逐流。”
朱翊钧坐直身子,眯着眼,静静看着徐阶。
徐阶开口道:“陛下,我朝历年上千万两的花费,往往内帑、军费便要占去大半,其余的才能轮到俸禄、赈灾、祭祀等事。”
“对于地方,更是鞭长莫及,恩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