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四维是坐衙的官,身体柔弱,只好碎步小跑跟上。
“外甥知错了,舅父莫要气恼,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见张四维气喘吁吁,态度也还算诚恳,王崇古这才消了气,放慢了脚步。
嘴上却还是教训道:“不要眼见要入阁了,就飘飘然不能自已。”
“鞑靼之患,是国朝大事,一举一动都关乎天下安危,容不得你轻佻。”
“要是真坏了局面,皇帝都得被掳走,别说区区一个内阁辅臣!”
王崇古虽然贪财结党,但对于边事,态度一向摆得很端正。
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得高拱、张居正看重。
张四维再度表态:“外甥资历浅薄,正需要舅父耳提面命,今日舅父说了,外甥便知道了,定然铭记心中。”
王崇古这才放过他。
两人一番训斥认错的功夫,便走出了鸿胪寺,上了轿。
同乘一轿,王崇古才开始解释张四维方才的问题:“你觉得杀父之仇在前,哪怕长昂得势,也不会与我朝化解恩怨?”
张四维点了点头。
王崇古无奈摇了摇头:“你有空也多关心关心边事,哪怕昨日召对我的皇帝,都显得比你更了解鞑靼。”
他顿了顿,解释道:“鞑靼不似中原,可汗也没有我朝的皇帝一样言出法随,各部落的首领,更是一盘散沙。”
“鞑靼侵边劫掠,不是那些儒生口中的元明正统之争,也不是为了报复你口中的血海深仇。”
“寻根究底,还是为了生存!为了粮食、布匹。盐!”
“胡虏为中国患,不过苟图衣食而已,这也是我朝多以赏赐的缘故。”
“只要以衣食作为条件,即便长昂想继续侵扰,也未必能使唤得动部族里那些贵人。”
当然,只是稍微安抚,互市肯定不用想,也就是给长昂画个大饼罢了。
张四维若有所思。
但他对此着实没什么兴趣,也懒得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