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粮食、布匹之类,一概也无——想要粮食,需得长昂出面,向大明朝边镇购入。
事权就是权势,长昂借着这个由头,便开始拉拢部族长老,收服人心。
董狐狸自然不会坐视。
此时,董狐狸主动向大明朝靠拢,也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但他选择了另一个方向——那就是对外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
古老的手段却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其效果几乎如同客观规律一般,从来没有失效过。
游牧民族稳固权势最好的方式,自然是一场成功的劫掠。
无论是人口,还是粮食、粗盐。
只要劫掠成功,在部族中的声望地位便水涨船高。
内部威胁,也不攻自破。
可惜,董狐狸算盘打得好,运气却不好。
这一次犯边,他正好遇到了守株待兔,戒备十足的戚继光。
王崇古还在眉飞色舞:“董狐狸达贼四千馀骑,从潘家口、龙井关等二路入犯,正好撞上了戚继光。”
“此一役,边军斩敌三百余,伤贼无算,鞑酋折可鲁兰勒授首!董狐狸仓皇逃遁!”
潘家口、龙井关?
朱翊钧一怔,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怎么记得……历史上董狐狸是从界岭、桃林犯境的。
他此前还特意嘱咐此处加强兵备。
想到这里,朱翊钧突然反应过来——合着自己好像是刻舟求剑了!
都特意增兵了,人家斥候又不是傻的。
朱翊钧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还好外人不知道。
心中也暗暗给自己提了一个醒。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自己生在和平年代,哪里懂什么打仗。
尤其涉及到兵事,历史上的事,也未必做得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