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朱均锽一个男丁,虽然是故岳阳王的侄子,但总归情况特殊,便向英宗皇帝上奏,请求继承王位。
奈何英宗皇帝复辟后,对宗室的好脸色立刻就变了。
跟礼部一拍即合,随便找了个理由——从未有过以辅国将军进封郡王的先例。
就给朱均锽打发了。
这就罢了,毕竟理由也还说得过去。
但问题是之后的孝宗皇帝,压根不记得这茬。
先后将宁藩、韩藩的辅国将军,册封封为了石城王、乐平王和乐安王。
一碗水端不平,表面功夫都不做了是吧?
这还了得?
朱均锽自然不服,连续上奏了十余年,言词激烈,语气愤懑,请求承继王位,否则他不服。
为此还请了楚王府诸多郡王,帮他站场,劝慰孝宗。
结果最后孝宗不耐烦了,又换了个理由——侄子不能继承王位。
总算结束了这场争执。
可事情结了,但怨怼之心,恐怕也在此时种下了。
在岳阳王府的地窖中,有座奇怪的仪轨,几代皇帝的草人都扎了个遍,也不知道心中是何等愤恨。
总之,证据简单,动机清楚。
邬景和也不问那句“某些人”怂恿,指的是谁。
当即关切道:“那岳阳王府上下的谋逆大罪,便是罪证确凿了?”
海瑞跟栗在庭对视一眼,后者以问代答:“驸马都尉准备如何处置?”
陛下叫上这位宗正,就是要处置涉及其中的宗室。
这位宗正,自然也是因此来的——年近寿限,又无子嗣,自然要比两位皇帝近才臣处置,要合适得多。
邬景和早有腹稿,当即站起身:“我立刻去一趟岳阳,处置岳阳王府。”
他正要转身离去,又站定脚步。
回身又提前通气解释了一句:“按照临行前的意思,辅国中尉以上,镇国中尉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