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万历明君 > 第142章 纷繁复杂,悃愊无华

第142章 纷繁复杂,悃愊无华(3 / 11)

其人首倡。

    刘不息闻言,有些局促地碎步出列,慌忙回道:“陛下,臣奏疏上已然说明了,辅臣子弟科考,有背祖宗成例,有违科场公道,有碍元辅名声。”

    六科十三道,在大明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

    他们品级并不高,给事中、十三道御史都不过七品官阶。

    但与此同时,这一批人却在中枢的权力体系中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地位之清贵,常与辅臣比照。

    以七品之身便能位列廷议参政,就是明证——“天下事惟辅臣得议,惟谏官得言,谏官虽卑,与辅臣等。”

    这群人有着设置议题、左右决策的完整廷臣职权,权势不可谓不重。

    而对于议题不满意,他们的反对票也比别官来得更直接。

    那就是弹劾!

    下到士绅百姓,上到皇帝本人,统统都在这群人弹劾的范畴之内——对皇帝换了个说法,叫规谏。

    至于弹劾中有什么大疏漏?

    那不好意思,风闻奏事,哪怕是自己编的,也能推称“或曰”。

    可以说,在拥有极高职权的同时,还拥有无可比拟的免责权。

    纪律检查也就罢了,人事任命同样在科道言官的职权范围内。

    譬如铨选“令在京五品以上管事官及给事、御史,各举所知,以任州县。”

    亦或者考成“大臣自陈,去留既定,而居官有遗行者,给事、御史弹劾,谓之拾遗。”

    甚至连免赋的权力,都是按照绯袍大员的规制——“凡翰林、吏部五品以下及六科、十三道。俱照四品免田五千三百五十亩。”

    要实权有实权,要清贵有清贵。

    再加上这一百五十人的总人数,称一声“大明议员”方是最合适不过。

    众所周知,议员的存在感、权力、乃至政绩,几乎都是自于设置议题,科道们同样不例外。

    对刘不息而言,他是隆庆二年进士,还有两年就五十岁了。

    

最新小说: 白月光破棺而出 升龙 晋末长剑 我在大明开超市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王猛传奇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上命昭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