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军情都这般泥沙俱下,搞得皇帝压根不清楚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皇帝这话一出口,王崇古心中暗道果然不好糊弄。
王崇古轻咳了一声,并未直接回答皇帝问题。
转而又从另一只手的袖子里,拿出另一份奏疏。
他无视皇帝古怪的眼神,恭谨地呈上奏疏道:“陛下,方才是臣调阅的兵部案卷,或有疏漏,不过即便是按顺义王……”
说道一半,朱翊钧直接打断了王崇古的话。
前者看着王崇古,将奏疏推了回去。
语重心长道:“王卿,朕知道卿心中热忱,但你先别着急。”
“军国大事,不是你我君臣三言两语就能私下定计的。”
“除了知彼以外,还要知己。”
“诸军镇守九边,可有余力抽调?何部出站,出兵多少?银两、粮草需耗费几何?骑兵是否充足,能否在长城外巡战?”
“这些朕一概不知,如何与你商讨?”
见皇帝一再推脱,王崇古有些失望。
虽然如今皇帝没亲政,兵事由他辅掌,但这不出兵的事,他能说了算,若是想出兵,没皇帝站台还真不行。
正失落之际。
王崇古只听见皇帝话锋一转:“卿不妨先将奏疏拟细致一些,届时廷上再议。”
前者猛然抬头,露出喜色。
朱翊钧说完这句,又看向马自强:“都蛮一役的功过,先放一放,等此事廷议完,再与兵部合议。”
他原则上是不反对打小规模战争的,东南可是一直在打,也没人说一句穷兵黩武。
但支持归支持,也要结合具体情况。
一来要评估财政负担,二来也得规避发展成大战的风险。
所以最好还是六部九卿一起合计合计。
马自强见皇帝轻轻揭过都蛮的事,也不争辩,只行了一礼以示知晓。
王崇古则在大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