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仗局。”
魏朝连忙在前引路。
……
内廷俗称的二十四衙门,乃是十二监、四司、八局。
这都是内廷全资管辖的地界,只有太监管辖,外廷不让插手,全设在皇城之内。
譬如四局之一的兵仗局,便是如此。
而内廷除了二十四衙门之外,还有不少别的衙门。
因是内外合管,为了方便外朝官吏进出,便设在皇城之外,通常不列于二十四之中。
譬如军器局,便是如此。
方才所提及的兵仗、军器两局,则是如今大明朝制造火药、研制火器的两大源头。
同时也是朱翊钧近日关切的诸事之一。
因军器局在宫外,人多眼杂,皇帝视阅不便,今日自然是来到了兵仗局。
兵仗局作为二十四衙门之一,油水还行,毕竟掌管着一库两厂——分别是军器库、盔甲厂、安民厂。
其中盔甲厂,便是原本的鞍辔局,掌火器制造。
后来因为环评不过关,便改成冷兵器制造。
而火器制造的职权,则迁到了远离中宫的安民厂,做些铳炮、火药一类治国安民的好东西。
兵仗局很大,进厂的人也很多——孝宗以前不过数百人,但在孝宗一朝“尚衣监收匠千人,而兵仗局效之,收至二千人。”
进厂是好事,但人多管理起来难免杂乱。
甚至于,明知道上面要来检查,一时半会也难以收拾规整。
以至于当皇帝面无表情走进安民厂的时候,一旁的兵仗局掌印太监冷汗直流:“内臣兵仗局掌印太监,魏忠德,见过陛下。”
朱翊钧点了点头,四下张望。
杂乱无章的摆放铜铁铳管、汗液混杂着尿骚的地面、本来两千工匠编制却只有稀稀拉拉近百人的安民厂……
他暗自摇了摇头,难怪因为环评不合格,迁到皇城的犄角旮旯来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