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芳想将孙女送进宫,还是张居正劝皇帝收下的。
只要皇帝知道节制,那就万事大吉了。
想到此处,张居正心里突然又有些别扭。
外起居注是要内阁审核的,想看也就看了,但内起居注,就不是他们能随便看的了。
还是能找机会委婉劝皇帝注意节制才是,免得被先帝遗留的秉性影响了。
朱翊钧不知道张居正在想什么奇怪的事。
只是笑了笑,揭过了这事:“御皇极门午朝之仪等等再随先生过去,朕还有一事要与先生商量。”
戚继光来了归来了,自己也没必要太过热切,反而地沉着布置好正事才对。
张居正朝皇帝看来。
朱翊钧沉吟片刻,斟酌道:“先生,朝廷今年既然决意对朵颜卫用兵,戚继光也在皇极门外候着了。”
“能不能趁着这个机会……将丧事过了百日的官吏,酌情起复,委派一些相关的差遣?”
张居正一怔,立刻跟上皇帝的思路:“金革无避?”
朱翊钧点了点头,确定道:“金革无避。”
丧期到了,官员是要是乖乖致仕给父母守孝的,张四维就是因此回了三晋。
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外。
譬如皇帝夺情。
马自强母亲去世,按理就应该回家守孝,不过皇帝说国家朝局需要你,留下吧,于是他百般推辞而不能,只回家守了二十一天的孝,便匆匆回京。
但夺情终究是特例,影响也不太好。
更容易成为臣子的道德漏洞——皇帝夺情你就不守孝了?没读过陈情表吗?说到底还是不孝顺。
所以没有人找马自强麻烦,不代表别人被夺情,都可以这样举重若轻。
尤其是对于某些得罪人多的官吏来说,夺情往往掀起轩然大波。
不过没关系,还有儒家道德观内部认同的特例,金革无避,军旅从权。
春秋大夫,卒哭从戎,也就是丧期从军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