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万历明君 > 第171章 抡才大典,笔削褒贬

第171章 抡才大典,笔削褒贬(9 / 10)

nbsp;如今官吏动辄就是“以水土不服改调别用”,或是“惠州苦寒,非国朝善待儒生之成例。”

    这种环境下,皇帝想搞什么庶吉士发于州郡,未免有些太为难内阁和礼部了。

    戳脊梁骨张居正已经无所谓了,就怕乱了大局——这些人可是真的基本盘。

    皇帝、首辅、次辅,三人只要达成共识,可以说是对朝局一言而决,但如今面对这种涉及到基本盘的事,也不得不慎之又慎。

    朱翊钧闻言,双手把着阑干,脚抵着最下面,身子前后晃动:“也不尽然要全部发去州府嘛。”

    话说到一半。

    张居正皱眉扶住皇帝的腰杆,打断道:“陛下注意仪态。”

    朱翊钧讪讪站直身子。

    他轻咳一声,继续说道:“朕的意思是,可以按自愿原则,将主动提出下到地方的翰林编修、庶吉士,在仕途上酌情优待。”

    这就是诱之以利。

    高仪闻言叹了一口气。

    他摇了摇头,跟不熟悉儒门生态的皇帝解释道:“陛下,士林之中,名望才是根基,没有庶吉士会自损根基,只为少减三五年的堪磨。”

    仕途和名望孰轻孰重,只看多少朝臣对廷杖梦寐以求就知道了。

    皇帝许的这点小恩小惠,还不足以让庶吉士“不合群”。

    朱翊钧思索片刻,朝两位辅臣认真问道:“有人领头,是不是会好很多?”

    两名辅臣一怔。

    对视一眼后,相继点了点头。

    朱翊钧释怀一笑:“那二位先生不妨先拟个章程出来,至于庶吉士的事,朕届时给他们做做‘思想工作’。”

    还有人还欠他债呢,君父要讨债,不还可不行。

    有人前头之后就好办了——国朝有没有成例,在政治阻力上,不可同日而语。

    庶吉士下地方,哪怕先期只是走过场,都是势在必行的事。

    两人对皇帝奇怪的措辞见怪不怪。

    高仪忍不住提

最新小说: 藏钟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匪殿下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我摆烂了 这个书生有点凶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蒲剧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