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位时多少都得被反上那么一反。
但是,造反固然频繁,却多发于无德宗室、受蛊惑的百姓、自行其是的临时工、气血上涌的大头兵而已。
文官造反,那就太过耸人听闻了!
国朝多少年没听过文官造反的说法了?就算事实上有,也往往不会用上这个名目,罗列个十大罪,八大罪结案斩首顶天了。
非要数成例的话,恐怕还得攀到胡惟庸上面去——如果夺门之变不算的话。
胡惟庸案什么情况?牵连数万人,死伤无算,半数以上都是士人!
皇帝跟内阁怎么忍心重演此事!?
但凡申时行、王锡爵这些人有点良心,就应该将事情止于夷人,捂住盖子才对,至于石茂华的事,届时随便罗列个十大罪给皇帝出气就行了,何必闹到现在这样满城风雨呢?也不怕百姓惊诧。
当年世宗险死还生多少次了,也没见人家动不动就随便说文臣造反不是。
只能说文华殿那些廷臣的屁股,是一天比一天歪了!
正说着话的功夫。
一道扬尘由远及近,朝京城而来。
两人下意识投去目光,不过瞥一眼的功夫,甚至来不及间歇谈论城楼下的事,便见这一队人马呼啸而过,赫然是嚣张跋扈亲卫开道,拥着为首之人纵马入城。
两人不约而同间,眉头几乎拧在了一块,厌恶地看着方才入城的一队人马。
“这些武将仗着皇帝的宠信,近几年又猖狂起来了,当真是畏威而不怀德!”
纵马入城,实在嚣张!
这些年风气越发败坏了。
武官到兵部述职,不说三拜九叩的大礼吧,至少也得有跪地下拜的基本礼数吧?
结果这些年倒好,那些都督总兵拿着皇帝的令箭,说什么三品官以上不对外行跪礼,竟然敢在兵部堂而皇之站着!
还有顾寰那厮,区区勋贵,整天在文华殿廷议上杵着,为武官张目,实在碍眼至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死。
“看开道近卫举的标志,好像是戚继光吧?也难怪这样嚣张跋扈,人家这次进京,可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