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间最短,却是最孚真传的一位。
冯从吾谦虚一礼,嘴上也没忘了正事:「先生,沈部堂与余巡抚,明日要去一趟孔府,来信请您一同前往。」
何心隐一:「余部堂要去孔府?」
曲阜县闹了数日,余有丁这位巡抚都不见踪影,眼见都要尘埃落定了,怎么还来沾惹孔家这个麻烦了?
冯从吾见状,小心翼翼解释道:「听县衙那边说,前日元辅途径山东,眼见民乱四起,极为不满,在济宁‘动员’了一番才继续北上。」
何心隐闻言,才得知内情,恍然大悟。
难怪除了曲阜县外,充州各县的民乱也迅速平息,原来是张居正施过压。
地方父母官大多是撞钟的和尚,要这些人不顾安危,亲自出面开解乱民,实在过于奢求。
若是没上官逼迫,只怕要在衙门里「遥控」到事态自然平息。
何心隐不由感慨:「霸道也非全无用武之地。」
他早年间与张居正见面论过道,虽不喜其人权势熏心的性子,却也不得不承认其能为力。
沈鲤这个外官没这个威望,地方大员殷士詹、余有丁这些人又不知什么想法,做事总留三分力。
也唯有张居正这种人出面,立竿见影。
冯从吾年龄不大,不过二十四,但出身名门的缘故,对朝野中事总有自己的看法:「元辅施压,却是逼得地方官做法颇为粗暴。到底不如先生仁义爱民,春风化雨。」
兖州府一场乱,曲阜是最平和的。
其余地方还是杀一批,抓一批,放一批的老套路,实在称不上仁政。
何心隐摇了摇头,换做以往,他多半也是这等心思。
但自从前次与皇帝论过一场后,多少有了些许新的视野。
朝廷没有这么精细施政的能耐,也派不出第二个何心隐,很多时候只能在很坏与不那么坏之间抉择。
兖州民乱不可能等着他何心隐一县一县春风化雨过去,若是不能快刀斩乱麻,兖州府恐怕还得乱上一阵。
眼下既然要登门孔府,只能说明事态已然悉数平息,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