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万历明君 > 第233章 敬终慎始,纪纲就理

第233章 敬终慎始,纪纲就理(2 / 11)

传为冤案的主要原因。

    说是婢女偷情,伙同情夫杀害了主家,那家中被盗的财物哪里去了?

    当时可是将三名案犯的家都抄了个底朝天,都没见踪影。

    这当然是绕不开的问题,但却不妨碍大理寺卿发挥专业性:“元辅,下官的意思是,彼时的婢女虽缺物证,却招认了口供;如今的朱国臣,虽查出物证,却咬死不肯招认。”

    “一者言证,一者物证,真相尚在两可之间,岂能认定彼时就一定办了冤案?”

    王三锡入仕以来,从刑部主事、刑部郎中,一路升到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卿。

    毕竟是专业出身,眼下说起断案来,自有一番大道理。

    “放你娘的狗屁。”

    众人循声看去,果然是粗鄙的殷正茂。

    只见殷尚书一脸鄙夷:“你他娘的哄老子不晓得言证和物证哪个算数?”

    兵堆里混往往养成一些奇怪的口癖。

    皇帝在的时候自然有所收敛,可眼下皇帝一月不来廷议,自然是故态复萌。

    王三锡丝毫不乱:“大司马就事论事即可,岂可每每趁陛下不在,便殿前失仪。”

    “该案即便稍有疑点,但三名案犯到底不能自证无罪,所经法司流程,供词清楚,推敲严谨,卷宗完备,程序合法,实在不该因为区区贼盗不知哪里购入的藏品,便将该案定为冤案。”

    王三锡又不是不知道物证和言证哪个算数,他只要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就行了,到底具体经办离不过大理寺。

    非要问哪个算数?

    以前是刑部左侍郎翁大立说了算数,现在是他这个大理寺卿说了算数。

    这等说辞,在文华殿内有没有人信不重要,能不能平息外面的非议,以及皇帝或许的不满,才是同僚们会考虑的事情。

    此时佥都御史徐一忠,紧随其后出列,四面行礼。

    “元辅、大司马、廷尉、诸位同僚,此案莫须是合谋呢?譬如说朱国臣行盗伤人,婢女荷花趁着主家受伤,顺势谋害。”

    他一副不偏不倚,打圆场做派。

 &n

最新小说: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重回宿敌年少时 上命昭唐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白月光破棺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