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再试一次!”
第二天,三英再战高通!
陈默负责输出,林斌负责辅助,雷军当吉祥物,负责说ok还是no ok。
最后当陈默拍出ios那份数据统计分析报告,一番客观的利弊分析,高通将会得到怎样的收益回报,如果高通还如让步,小米经放弃此次谈判,届时一正一负,高通将会损失多少多少收益。
陈默把利益和数据掰开了揉碎了一番陈词过后,高通那边终于有了第一次内部讨论。
经过对方半个小时的内部沟通后,原本苛刻的条款被修改了,并没有什么所谓的一到三个月的审批周期,可见完全是对方自适应的托词而已。
芯片价格最终从50美元降为40美元,预估款由之前的全款,变成了预付50%,在陈默强力建议下又删除了对高通来说无关紧要,但对小米比较关键的两条附加条款。
这名副总裁最后特别说明,这是他权限范围内最后的让步,能同意签字,不能同意只能走审批流程,这次可就真的是一个月以上。
局部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三人还是没有签字,回到酒店的三人依旧高兴不起来,还是因为价格太贵了。
按照原计划采购30万片,每片40美元,意味着1200万美元,即便预付50%,600万还是美金,对目前的小米的资金压力非常大。
陈默率先打破沉默,
“今天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现在情况很简单,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签字,要么走人!两位老大,你们啥意见”
林斌提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分析的目前来两个选择的利弊,嘴里说着,
“同意签字的话,按照目前的价格,我算了下,我们的成本会增加,利润率相应变低,而且资金压力也不小。”
雷军问了一个问题,“原计划小米手机出来后,a轮融资时间线会不会提前到之前”
“不排除这种可能,而且可能性不小。”
本来雷军的融资计划很明朗,就是通过天使轮资金全打出去,把手机先做出来,开发布会造势,然后进行融资,再提高产能,依此循环。
现在来看,估计等不到小米手机发布就要考虑a轮的融资计划了。
见雷军沉默,林斌继续说道,“如果不同意,此时再找其他芯片商。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而且一切还是未知数。”说着在后面画了一个问号。
他现在面临的问题跟雷军和林斌考虑的不一样,他考虑的不是签不签的问题,而是怎么说服这两人签字。
陈默的心里早就知晓了答案,但现在说出来效果不大,好钢得用在刀刃上,在关键时刻才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需要在关键的节点,在背后推小雷一把。
所以房间内的三人,林斌在分析利弊试图找出最优解,雷军在推衍两种方式小米的结局,目前犹豫不定,而陈默只是在等。
第二天.三人憋在酒店,依旧没有结论,但三人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林斌开始尝试其他芯片厂商的合作可能性,雷军则在推衍年底融资计划的成功率,陈默则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时间在静悄悄地流逝,
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