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属于被动的。
但这段时间,他们投入在这个项目中的热情极其高涨,甚至不用上面画大饼,自己就给自己画上了。
凡是这个项目组的成员心里都门清,这个项目不用怎么成功,只要顺利办下来,绝对能在他们的央视履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可是往前更进一步的前进之路,往后退好几步来说,就算不在央视干了,有这个央视的光环,有这个项目的操持经历,去地方台也是核心中的核心.
因此,会议室中项目组核心的十余人,非常上心地对今天讨论的内容进行精细化提炼和总结。
因为明天要给总监和台里审核确认,形成最终版,然后开始接下来的工作。
任何项目的基本流程都是通用的,只不过《赢在华夏2014》属于周期性deadle项目。
什么意思呢项目还没怎么开始,上线日期就已经被敲定死了。
尤其是在央视,排期卡得非常严苛,如果有节目播放时间需要调整,可不是调整这一个节目这么简单,而是前后这一条线上的所有节目都需要有所变动,跟春晚凑零点报时的性质类似。
财经频道的一个大型会议室被陈红兵征用,变成了《赢在华夏2014》临时筹备工作室。
室内白板上清晰地写下了一个数字:7月19日。
这是节目正式录制当天的日期,后面还有一个加红标粗的30,就像高考倒计时。
由于是录播,还有最后一周的时间进行后期和剪辑。
最上方则是:2014.7.26《赢在华夏2014:互联网风云》首播!
其实看上去时间挺多,还有整整一个多月,但是刨去周末,抛去协调、各种物料制作、团队磨合、外派采访、剪辑、制作、节目预热等等工作,再算上各团队之间的协调管理和磨合。
留给陈红兵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第二天,《赢2014》最终方案通过,项目组上百名成员开始以极高效率推进各项工作的进展.
在他们忙的鸡飞狗跳的同时,互联网各家也没有闲着。
就在前几天,腾讯以7.36亿美元收购了58同城19.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的股东,这笔投资不仅加强了腾讯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布局,也为58同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阿里这边,早在3月份就以53.7亿港元(约6.92亿美元)认购了银泰商业(银泰百货母公司)9.9%的股份,此次入股是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的开端,旨在打通线上线下零售生态。
而这个月阿里更是以约43.5亿美元的天价全资收购uc优视(uc浏览器母公司)。
uc浏览器并入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成为阿里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uc浏览器与阿里旗下支付宝等业务深度整合,意在增强其在移动端的流量入口和技术能力,推动阿里在移动端的战略布局。
阿里如此频繁的动作,最终只为同一个目标服务——为今年下半年的集团赴美上市做准备,扩大业务基本盘,甚至有一些机构预测,此次上市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ipo。
at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