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压根不信小米 ix所搭载的这款玄戒芯片,真像雷军吹的那般玄乎。
随后的几天,网上许多数码达人掀起了一阵轰轰烈烈的芯片评测拆解热潮,各种相关视频和直播层出不穷,这次真称得上是拿显微镜在审视了。
#小米真国产#、#自研玄戒o1#成了最近网上最火热的话题,没有之一。
它的性能到底怎么样是自研还是“字研”
网上的争议从未停歇。
《拆解验证!玄戒 o1芯片真实架构曝光,自研旗舰 soc这次真稳了》
《玄戒 o1芯片深度测评:工艺性能炸裂!》
《小米玄戒 o1芯片拆解:已有自研铁证,打破“换皮”质疑!》
《三年研发换来的真本事,玄戒 o1打破成见!》
即便诸多评测机构的文章相继出炉,主流媒体也承认了小米的自研设计,并认可了玄戒芯片的性能,可质疑声依旧未绝。
“结果出来了有什么发现……”余大嘴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这款芯片采用的跟我们一样,是 ar的公版架构……”技术人员汇报道。
“你确定”余大嘴猛地抬头。
“确定!”
“好,这下就好玩了!”
大嘴的嘴咧到嘴角,计上心来。
一天后,英国芯片设计公司 ar官网突然发表了一篇题为《玄戒 o1芯片由 ar计算平台赋能》的文章。
该文章出现的同时,内容被人翻译传到国内,其中的表述被许多人解读为“玄戒芯片由 ar主导设计”,这与之前雷军在发布会上强调的“全自研”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和冲突。
如果 ar所言为真,玄戒 o1的 cpu、gpu均采用 ar公版架构,这与高通和目前华为的麒麟芯片类似——后两者同样基于 ar架构,但通过自研 npu、基带等实现差异化。
那之前所有自研的说法,不攻自破!
一时间,国内舆论哗然,小米产品的销量也因此受到了一定影响。
尽管玄戒 o1的参数亮眼,但随着大众的舆论被引导,质疑主要集中在三点:
一、制造工艺的“代差疑云”:短短三年,为何能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得如此之快
二、研发周期的质疑:华为从海思 k3v2(2009年)到麒麟 970(2017年)用了整整 9年,期间还经历过多次“翻车”;而米岸芯昇短短 5年就实现迎面赶超
三、“公版架构”到底算不算自研
甚至还有许多人恶意揣测,认为这些评测机构被小米和米岸芯昇“投喂”收买了。
最终,米岸芯昇联合发表了一篇声明以正视听,标题尽显霸气——《你们做不到,不代表我不可以!》:
「一、关于制造工艺“代差疑云”的说明米岸芯昇自 2011年筹建之初,即明确“跳代攻坚”战略,在张汝京、梁孟松等半导体专家主导下,跳过 32n节点,直接攻关 22n/14n工艺。
核心突破源于两方面支持:
科研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