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死刑,因为你会被整个家族孤立。
这个孤立后果非常严重。
在茫茫森林中生活,需要大家抱团取暖,如果你被排斥在外,生存基本无望了。
以前客家人的生活是非常残酷的。
这个残酷有两个方面:
一是与人斗,主要是与当地人斗。
我们称当地人为本地仔,意思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
作为原住民,桃坑所有的山水都归他们所有,而桃坑客家人是外地人,为了生存,自然与当地人会发生激烈冲突,这种冲突是以命相博,以流血为代价。
历史上的客家人与当地人的冲突是经常性的,应该有几百年的历史,直到解放,纷争才结束,但彼此之间的恩怨似乎一代代在传承。
茶陵人称桃坑客家人为"广佬牯"。
而我们客家人称他们为"本地牯。"
这个牯在新华字典上的解释是公牛的意思。
彼此都把对方称为牛,而不是人,可见历史仍留下很深的印记。
当然,随着移民搬迁,大量的客家人进了茶陵城,组建了两个大型移民社区:老虎塘和热窝里。
客家人开始展现客家的热情与自信,表现出了非常强的生命张力,渐渐赢得了茶陵人的尊重,彼此成了一家人。
另一个方面就是与大自然斗。
这个斗也很残酷。
客家人不仅需要与森林猛兽斗,而且还需要与大自然斗。
大自然主要是风雨电。
居住在森林中,会经常刮风下雨,天上会打雷闪电,有时声音还非常的大,很恐怖。
对于这些,缺少文化常识的客家人自然难以理解,总以为森林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统治着这一切。
自然而然,各种说法开始盛行。
他们认为山里面有山神和妖怪。
河里面有水浸鬼。
天上有雷公,地上有土地公公。
他们坚信头上三尺有神明,神与他们同吃同住。
所以,客家人敬神,敬祖先,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他们家家户户都备有一个神台,逢年过节,他们都会备好纸钱、香,还有各类鸡鸭鱼和各类食物,跪拜祀祭,乞求祖先神灵保佑。
可以说,自然现象催生了他们对神秘的力量的敬畏。
一是产生了神仙。
对于神仙,客家人较为复杂。
客家人信佛,但也信道教,或者说,两者混为一体。
客家人对于神仙采用的是实用主义。
他们不像西方基督教徒,时刻把上帝挂在嘴边,而是有困难了,赶紧跑到神庙前,乞求菩提老爷保佑。
保佑完了之后,很快就忘记了,日常生活中并没有神的痕迹。
有的人为了表示对神的敬畏,要食斋,也就是说吃素,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吃素。
他们只吃碗上的青菜之类,对碗里肉类视而不见而已,并不会严格地区分开来。
一句话表示一下心意而已。
神,只是需要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