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同伴去另一个山寨。
另一个山寨也是在深山密林中,联系彼此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
这天上午,他们吃过早饭就出发,不久就进入了林区。
路只有几十公分宽,两边是杂草丛生,后面是高大的树林。
两人行走在森林中,有说有笑。
由于森林中猛兽比较多,所以山里客家人外出,要么是成群结队,要么身上带有利器,如刀、斧之类,用于防身。
他们同样不例外,身上都带有一把砍刀。
他们以为没有问题,即使猛兽来了也不怕,结果,他们想错了。
俩人拐过一个山角时,出了意外。
当时,同伴走在前面,他走在后面。
他的鞋带松了,于是蹲下系脚带,正在这时,只听前面一声虎啸,一只巨大的老虎突然从草丛中蹿了出来。
它飞身跃起,如闪电一般,从空中跃下,准确地咬住了同伴的脖子,同伴"啊"的一声惨叫,倒在地上,动弹不得。
他吓了一大跳,立即抽出了砍刀,准备砍杀老虎。
这时,他的余光倏地看到还有一只老虎,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准备等他靠近一些,猛扑上来。
他迅速意识到,如果他继续往前走,他将必死无疑。
因为他不是这只老虎的对手。
山里的老虎扑食猎物,十分讲究策略,都是匍匐前行,悄悄潜入草丛里,一旦猎物靠近,一个空中跳夭,准确地锁喉。
这样,猎物必死无疑。
人在它眼里,也是猎物,居住在山中的客家人,每年都有人命丧虎口。
老人见之妙,立即放弃了救人的打算,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下路坎,向一棵树上爬去。
长期生活在山区的客家人个个善长爬树,眨眼间,他就爬上了一棵松树。
潜在草丛中的老虎见他跑了,迅速跟了上来,然后扑了上去。
它还是晚了一步,扑空了。
因为老人已经上树,而老虎不善爬树,只能在树下咆哮。
他的同伴就惨了,早已被老虎咬得气绝身亡,在树下的老虎见状,也跑了过去,二只老虎一起啃咬尸体。
老人见状,立马向山下呼救。
山脚下有不少客家人在种田。
听到呼救,他们个个操起斧头、砍刀,赶了上来。
虽然赶走了老虎,但尸首已啃食了四分之一,大家只好包着残缺的尸体,回到了山寨。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山寨人口的增加,老虎、山狼之类猛兽渐渐消失了。
路也渐渐加宽加固。
七十年代,终于修通了第一条公路。
尽管是泥巴路,下雨时,走在上面是一身雨水,一身泥,但大家很高兴。
鄙人记得很清楚,通车这一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
远处,一辆接着一辆的汽车开了过来。
十分的威风!
这是客家山区第一次驶来的汽车,大家都非常的兴奋,都在叫,十分好奇地打量着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