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之后,我就要走了。
这次去的地方是长沙。
当年,这地方不是人人都可以去。
我们这地方有一个说法,夜里梦到长沙,醒来跌倒床下。
可见大家都想去,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不能去。
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有去过。
不能去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没钱;二是没地方吃住。
最关键是吃饭要粮票,而且还要全国粮票,县粮票不管用。
这些粮票很多人没有,因此,即使有钱也去不了。
但大家一直在做梦,期望在梦中去一趟长沙。
当然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这个小山村有很多人去了长沙,并且定居在哪里,成了省城居民。
这些人非常了不起。
但那时不行,那时分农村粮和国家粮。
农村粮一辈子只能呆在农村,只能老老实实种田种地,不能招工,绝对不行,政策不允许,谁招谁犯错误,会开除党籍和公职。
种田种地很苦。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村里每天全劳力收入只有一毛。
也就是说一个主要劳动力累死累活,一天收入只有一毛,一个月收入只有三块。
三块钱能干什么呢?
当时的黑市大米是三毛钱一斤,三块钱只能买十斤大米,因此,家家户户吃的都是红薯,或者大部分是红薯,少量大米。
红薯这个玩意产量高,并且可以在自己的自留地上种,不违法,不会受到生产队长的批评。
生产队长是村里最高领导,由于母亲做事比较慢,经常受到队长的批评。
那时候受到队长批评,是要召开群众大会批斗的。
在批斗中,要把隐藏在自己心灵深处的自私自利思想斗出来。
自己认认真真反思改正!
当然,我父亲在县城里工作,生产队长还是有点怕,说说而已,不敢真的批斗我母亲。
队长还另有一个小小的心思,就是他也想去城里,省城去不了,县城也行,到时,他就可以找我父亲。
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很多人都想去城里看看。
我也想去。
小时候我也去不了城里。
我家有一个装菜的碗,上面画有很多城里的图案,城里人在看电影,吃苹果,唱歌跳舞,非常热闹,弄得我几乎天天盯着这个碗看,想象着城里人的生活。
我觉得城里人过的生活是天堂般的生活。
他们有苹果吃,有电影看,不是天堂,是什么?
我们一年都难得看一次电影,课本把苹果画得又大又圆,红彤彤的,十分诱人,说非常好吃。
我是十八岁时才见到真正意义上的苹果,小心翼翼咬了一口,真的好吃。
我想天堂般的生活不过如此吧!
所以,我跟大家一样非常向往城里。
当然我说的城里跟村里其他人说的还是有区别。
我说的城里是省城,而不是县城。
在他们眼里县城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