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自从掌握了星迹施法后情况稍微有所好转,但能准备的法术依旧有限……
倒不是说施法者们拥有“法术位”这种东西,而是法术本身的步骤其实相当漫长。
因此施法者们会在闲暇时把法术的多数工序搞定,只留下最后的“扳机”。
这种蓄势待发状态的魔法公式需要占据施法者的“容量”。
智力、感知、魅力等关键素养,以及灵魂的强度、施法能力的水平等,这些都会影响“容量”的上限。
而各环法术需要占用的“容量”不同,与其准备一堆不知道能否用上的小戏法,不如认真准备自己熟练、擅长、适应面广的高环法术。
比如“火球术”之类的……
但环数高,启动所需要的魔力也相应提升。
是选择低环的性价比,还是高环的决定性,每位法师各有倾向。
至于花费大量时间,从头开始构建法术并施法的方式,被称作“仪式施法”。
并非指它具备什么仪式性,而是说这种做法就像枯燥乏味的仪式一样漫长。
缺点在于耗时,优点则是无需准备,以及“仪式施法”过程中能够引导自然界的魔力(魔网)代替施法者自身的魔力来施展法术。
“仪式施法”与“星迹施法”都能大幅降低对施法者魔力的消耗,理论上并无高下之分……
顺便一提,用仪式施法的方式施展戏法大概要花2-5分钟左右,是极为漫长又无聊的过程。
像帕尔这样的施法者通常都没有这个闲工夫。
“咕~总之就是反正不要钱,就算用不上也全学了呗?”
“别捣乱,我正教你奥术知识呢,凭你的血统哪天成为术士也不奇怪,总之先打好基础。”
话虽如此,法师和术士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施法者……先知倒是与后者有些相像。
-----------------
就此揭过没卵用的戏法们,帕尔将自己所掌握的1环奥术也列在纸上:
防护系:魔法警报、忍受环境、防护阵营、护盾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