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人不分老少,都围坐在桌子旁,互相敬酒,互相夹菜。我旁边坐着一位名叫波岩的老人,他喝了一口米酒,跟我说:“以前泼水节,我们都是在寨子里自己过,现在来的客人多了,更热闹了。我们傣家人喜欢热闹,喜欢和客人一起过节。”
下午,村里组织了龙舟赛。澜沧江的江面上停着十几艘龙舟,每艘龙舟上都坐着二十多个傣家汉子,他们穿着统一的红色背心,手里拿着船桨。随着一声哨响,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江两岸挤满了人,大家挥舞着彩旗,大声喊着 “加油”。岩罕也在一艘龙舟上,他用力地划着船桨,脸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却丝毫没有放慢速度。最后,岩罕所在的龙舟得了第一名,上岸时,大家把他举起来,抛向空中,欢呼声震天动地。
晚上,村里放起了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炸开,五颜六色的,照亮了整个村寨。大家围在广场上跳舞,跳的是傣家的孔雀舞。岩罕的妹妹玉罕是村里的孔雀舞能手,她穿着白色的孔雀舞裙,裙摆上绣着孔雀羽毛,跳起来时,像一只真正的孔雀在开屏。我也跟着学,虽然动作很笨拙,但大家都在鼓励我,让我渐渐放松下来。
那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梦里,我又回到了澜沧江边,和傣家的朋友们一起泼水、唱歌、跳舞,身上的衣服湿了,心里却满是温暖。我忽然明白,泼水节泼出去的不只是水,更是傣家人的热情和祝福,是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连接。
在曼掌村的第五天,岩罕说要带我去村里的佛寺看看。“我们傣家人大多信仰南传佛教,佛寺是村里最重要的地方,不管有什么事,都会去佛寺里跟佛爷说说。” 岩罕一边走一边说。
曼掌村的佛寺在村子的东边,寺庙的大门是傣式风格的,门框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孔雀、大象和莲花。走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金色的佛塔,佛塔的塔身是圆形的,上面刻着细小的经文,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佛塔旁边是一座大殿,大殿的屋顶是 “人” 字形的,檐角向上翘起,上面挂着铜铃,风一吹,铜铃 “叮叮当当” 地响,格外清净。
大殿里,几位佛爷正在打坐念经,他们穿着黄色的僧袍,手里拿着佛珠,神情平和。岩罕告诉我,傣家的佛爷都是很有学问的人,不仅懂经文,还懂医术和天文,村里的人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有什么困惑,都会来问佛爷。
我们轻轻地走进大殿,在佛像前拜了拜。一位年纪较大的佛爷看到我,笑着招了招手,让我坐在他旁边。他用普通话跟我聊起来,问我从哪里来,对版纳的印象怎么样。我说:“版纳很美,傣家人很热情,我很喜欢这里。” 佛爷点点头:“版纳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树有花,就像佛说的,万物皆有灵,我们要爱护这里的一切。”
佛爷还跟我讲了南传佛教的一些理念,说要学会平和,学会感恩,不要太贪心,也不要太计较。“就像雨林里的树,不管长得多高,根都要扎在土里;就像澜沧江的水,不管流多远,都要回到大海。人也是一样,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不能忘了感恩。” 佛爷的话很朴实,却让我心里豁然开朗。
从大殿出来,岩罕带我去看寺庙里的菩提树。菩提树长得很高大,树叶像一把巨大的伞,树下有很多信徒在打坐。“这棵菩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