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都来了,边检站的陈警官、界河守望点的王叔、边境小学的张老师,还有塔吉克族牧民库尔曼,大家都来为老周送别。
陈警官给老周颁发了 “边境守护者” 的荣誉证书,动情地说:“老周师傅跑边境二十年,为边境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老周接过证书,眼眶湿润了:“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以后虽然退休了,但我还会经常来看看,看看边境的变化,看看大家。”
退休仪式结束后,老周把他当年手绘的界河路线图交给了我:“这张图陪了我二十年,现在交给你,希望你能带着它,继续跑好边境线,把‘痴情飘’的精神传承下去。” 我接过地图,感觉手里沉甸甸的,这不仅是一张地图,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传承。
秋天的时候,我带着年轻司机们参加了界碑维护活动。我们清理界碑周围的杂草,刷新上面的油漆,在界碑旁种下了新的松树。看着年轻司机们认真的身影,看着崭新的界碑,我仿佛看到了 “痴情飘” 的未来,看到了边境运输事业的希望。
夕阳西下,我站在界碑旁,看着远处的山林和界河,心里充满了感慨。这一年里,我从一个初来乍到的新手,成长为一名能够独立带队的培训师;从对边境一无所知,到深深爱上这片土地。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老周的期望,带着 “痴情飘” 的精神,继续奔跑在边境线上,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希望。
“痴情飘” 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边境的河水,永远流淌;就像边境的星光,永远闪耀。而我们,会一直是边境线上最坚定的守护者,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热爱,温暖着边境的每一个角落。
林晚星的指尖在电脑键盘上顿了顿,窗外的雪又大了些。红其拉甫口岸的十一月,寒风裹着雪粒砸在玻璃上,像极了三年前沈砚走时,边防车上挂着的冰棱子。
她所在的 “丝路边境贸易公司” 在口岸旁的小楼里,两层的空间挤着报关部、物流组和她负责的单证科。暖气不太足,林晚星裹着驼色围巾,围巾角还绣着朵小小的格桑花 —— 那是沈砚用粗笨的手一针一线缝的,说这花在帕米尔高原上开得最烈,像她的性子。
“晚星姐,这批哈萨克斯坦的驼奶粉报关单有点问题,海关那边要补充原产地证明。” 实习生小张抱着文件夹跑进来,打断了她的思绪。林晚星接过单子,目光落在落款处的 “沈” 字上 —— 小张的字迹潦草,却让她想起沈砚写在界碑上的名字,遒劲有力,带着军人的硬气。
三年前的夏天,她也是在这栋楼里遇见沈砚。那时他跟着边防连来公司核查跨境物资,穿着橄榄绿的军装,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结实的肌肉。林晚星正对着一堆错乱的提单发愁,他凑过来,用指腹点了点单据上的港口代码:“姑娘,这里错了,阿拉木图的代码是 ALA,不是 ALM。”
后来她才知道,沈砚不仅懂边防巡逻,还跟着老班长学过国际贸易常识,说是 “怕哪天遇到商户有难处,能搭把手”。那天下午,他帮她理完单据,窗外的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从口袋里掏出颗奶糖,剥开糖纸递给她:“帕米尔的风硬,含颗糖暖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