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本和收益。从这个角度看,她们的行为确实非常不合逻辑。”韩清的分析一如既往的冷静且一针见血。
“那不对的地方呢?”
“不对的地方在于,你忽略了两个核心要素。”韩清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她们的法律意识,远比你想象的要淡薄。”
“她们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诽谤罪’的后果。在她们的认知里,网上发个小作文,引导一下舆论,最多就是被封号,或者被对方起诉,赔点钱道个歉。她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及了刑事犯罪的红线。”
林默若有所思。
这确实是一个原因。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刑事犯罪”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概念。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韩清继续说,“你错误地评估了她们的‘收益’。”
“收益?”林默不解,“她们能有什么收益?除了网友几句不值钱的吹捧。”
“在她们看来,那就是天大的收益。”
韩清看着林默,一字一句地说。
“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年,‘完美受害者’成了一种人设,一种可以在网络上快速获得巨大关注度和同情心的流量密码?”
林默的脑子嗡了一下。
流量密码。
这四个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所有的困惑。
“当一个女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被男性欺凌、被强权压迫的受害者时,她能在一瞬间,获得无数人的支持。这些支持,会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流量、点赞、转发和评论。”
“在这种被无数人关注、支持、同情的巨大满足感面前,你说的那些逻辑、理智、风险评估,都变得无足轻重。”
“她们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报复。”
韩清做出了总结。
“她们是为了出名,为了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哪怕这种出名的方式,是建立在另一个人的痛苦和毁灭之上。”
“她们沉迷的,是那种一呼百应,振臂一挥就能引动舆论审判一个人的,属于‘神’的权力感。”
走廊里一片寂静。
林默靠在墙上,久久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