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实属难得。
这里的书籍种类繁多,几乎囊括了所有经典之作。”
沈婳点头赞同:“是啊,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思想的碰撞。”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四周的书架,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年轻公子合上《史记》,轻轻抚了抚书页,微笑着说道:“公子也对历史感兴趣?”
沈婳淡然一笑,神情从容:“历史是镜子,可以照见过去,也能映射未来。
读史使人明智。”
沈婳顿了顿又说道:“另外历史涵盖了广泛的时间跨度和地域范围,通过读史,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社会和不同朝代的展历程,从而开阔视野。
阅读别人的人生,也让我觉得没那么孤独。”
年轻公子眸光微亮,带着几分钦佩:“公子见解独到,令人佩服。
在下林墨,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沈婳微微颔,轻声答道:“在下明泉,字子衿。”
“原来是明公子。”
林墨点头致意,语气中透着几分亲切,“能在这里遇见志同道合之人,实在是一件幸事。”
沈婳含笑回应:“林公子客气了。
刚才见你选择《史记》,想必也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
林墨谦逊地笑了笑:“不敢当。
只是平日里喜欢读些历史书籍,从中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
沈公子刚才提到‘读史使人明智’,让我深有同感。”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找到了知音。
书斋内的氛围也因此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沈婳看了看林墨,提议道:“既然今日有缘相识,不如一起坐下品茶论书,如何?”
林墨欣然同意:“如此甚好。
能与明公子,实在是一件乐事。”
二人便在书斋的一角坐下,旁边是一张古朴的茶桌。
老者见状,亲自为他们沏上了一壶清茶,茶香袅袅,沁人心脾。
茶过三巡,话题逐渐深入。
林墨谈到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见解,沈婳则分享了自己在诗词歌赋方面的感悟。
凌英虽然话不多,但对于一些历史典故也有独到的见解,不时引得两人点头称赞。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外面的市集依旧热闹,但书斋内却是一片宁静祥和。
沈婳和林墨的交谈兴致勃勃,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
林墨放下茶杯,感慨道:“今日与明兄相识,真是受益匪浅。”
沈婳谦逊一笑:“林公子过奖了。
彼此切磋,才能共同进步。”
林墨欣然起身,拱手道:“既然如此,不如改日我们再聚,进一步探讨学问,如何?”
沈婳起身,微笑着回应:“恭敬不如从命。”
林墨取出随身携带的名帖,递给沈婳:“这是我府上的名帖,欢迎随时光临。”
沈婳接过名帖,仔细收好,也取出自己的名帖交给林墨:“这是我的住处,林公子有空也可以来坐坐。”
二人相视一笑,彼此间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许多。
林墨将手中的茶一饮而尽,起身告辞:“今日多谢款待,改日再见。”
沈婳起身相送,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