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和痛苦的哭声仿佛还在他的耳畔回响,而现实中温家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纷争,也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伸出手,动作迟缓而僵硬地端起汤盅。
那温暖的触感透过指尖传遍全身,让他不禁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将汤盅凑近嘴边,轻轻抿了一口参汤。
温热的汤汁带着浓郁的香气,顺着喉咙缓缓流下,就像一道暖流,驱散了他身体里的寒意,让他原本冰冷的身体渐渐暖和了起来。
喝着参汤,温老爷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站在面前的侄子温成。
这孩子平日里为人谦逊有礼,做事稳重踏实,对自己更是孝顺有加。
每次自己遇到烦心事,温成总是能耐心倾听,还会贴心地想出一些解决办法。
就像今天,在自己如此疲惫的时候,还特意让人炖了参汤送来。
想到这里,温老爷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不禁暗暗感叹温成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如果没有昌儿,温家交给他也不错。”
这个念头在温老爷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温成在家族事务中展现出的能力和担当,让温老爷觉得,如果将温家的未来交到他的手上,或许也能展得很好。
他有足够的智慧和手段去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也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能够带领温家走向繁荣。
然而,一想到自己的亲生儿子昌儿,温老爷的眼神又变得坚定起来。
昌儿虽然年纪还小,但他是温家的血脉传承,是温家未来的希望。
自己怎么能因为一时的想法,就将温家的大权轻易地交给别人呢?而且,一旦让温成立了威信,难保他不会生出异心,到时候温家的前途就真的难以预料了。
温老爷放下汤盅,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为了昌儿,为了温家的未来,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疏忽。
接下来的日子,他要更加用心地培养昌儿,让他尽快成长起来,能够独当一面。
同时,对于温成,他也要适当加以制衡,不能让他的势力展得过于强大。
昌儿的母亲惠娘,在温老爷眼中,不过是个没头脑的妾室。
她空有几分艳丽的容貌,却缺乏聪慧与见识。
平日里行事莽撞,常常做出一些让温老爷觉得丢人的举动。
在府中处理事务时,她总是考虑不周全,不是得罪了下人,就是在一些重要场合出尽洋相。
温老爷时常为此感到头疼不已,心想若不是昌儿,恐怕自己早就对她失去耐心了。
如今,正房夫人刚刚去世,府中一下子没了主心骨,各种事务开始变得混乱起来。
温老爷深知,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对于昌儿的成长至关重要,而这就需要有一位贤能的当家主母来操持。
他坐在书房里,眉头紧锁,反复思量着此事。
昌儿作为温家的嫡子,未来要继承温家的大业,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后盾支持他。
而以惠娘的能力和地位,显然无法给予昌儿足够的助力。
他需要为昌儿找一个更好的母亲,一个能在温家站稳脚跟、有足够背景和手段为昌儿撑起一片天的靠山。
自然而然地,温老爷的脑海中浮现出了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