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院,报告就留在了省里。
现在,这份报告居然出现在了国院综合司司长的办公桌上。
唯一的可能就是,报告里预言的事情,发生了。
“司长,临海省已经確认了吗”
刘清明早就知道结果,但这句话是一定要问的。
何东旭和丁奇的脸上同时闪过一丝诧异。
何东旭点了点头,沉声说:“没错。南方临海省,出现了一种未知的新型病毒,传染性极强。上面派下去的专家组已经初步確认,情况不容乐观。”
他走到窗边,看著外面车水马龙的景象,声音里透著深深的忧虑。
“临海是沿海开放大省,流动人口数以千万计。现在距离春节,只剩下不到一个月,春运马上就要开始了。”
“一旦大规模的人员返乡,病毒就会被带到全国各地。到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局面,不堪设想。”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丁奇的脸上,也没了刚才的从容,他深知这番话背后的重量。
何东旭转过身,重新拿起那份报告,在手里拍了拍。
“清江省的这份报告,是清江省委直接递上来的。措施完备,极有前瞻性,简直就像是为这次疫情量身定做的一样。”
他的目光落在刘清明身上。
“所以我想知道,你当时是怎么想到的这是未卜先知还是科学预判。你的依据是什么”
刘清明整理了一下思绪,平静地开口。
“司长,其实原理很简单,我是借鑑了我们清江省的防洪经验。”
“防洪”丁奇有些不解。
“对。”刘清明肯定地回答,“我们清江省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全国的防洪堡垒省。每年夏天,从省里到市里,都要进行多次防洪演习,防汛抗洪的意识,已经刻进了每个干部的骨子里。”
“在我看来,这种大规模的疫情,和洪水一样,都是一种重大灾害。它们的共同点是,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强。”
“防洪的核心是什么是『堵』。在洪水泛滥之前,修筑堤坝,把它牢牢地堵在河道里。而不是等它淹了村庄,再去挨家挨户救人。”
“所以,我把这个思路,用到了防疫上。”
刘清明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在安静的办公室里迴响。
“把防洪的沙袋和衝锋舟,换成口罩、防护服和药品。把巡堤的民兵,换成排查的基层干部和医护人员。最关键的,就是针对病毒的流动性,进行区域性的封堵和隔离。”
“只要能把疫情控制在某一个地区,国家就能集中所有的力量,对这一个地区进行支援。既方便救治,又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他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
“我之所以敢这么想,敢这么写,是因为我坚信我们的制度优势。只有我们,才能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有我们,才能做到不计成本、不怕牺牲!”
这番话,掷地有声。
何东旭和丁奇都听得有些动容。
他们在这个位置上,听过太多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
但没有哪一次,像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