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份国资委的内部刊物上,便发表了一篇关于【企业改革之中应当注意稳定与效率平衡】的参考文章,发放到了各家企业负责人的案头。
虽然文章中没有点名任何具体企业及个人,但结合近期发生的事情,其指向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
紧跟着,在某个企业峰会上,一名颇有影响力的经济专家在发言中,也恰巧谈到了关于国资企业人事改革的话题,言语中抛出了【警惕改革中的冒进倾向】以及【避免人事改革变成风暴,初衷虽好却影响企业稳定发展】的论调。
这些论调汇聚在一起,渐渐化成一股无形的压力,向着华金集团席卷而去。
……
同一时间,华金集团内部。
人事改革的推进速度陡然加快了许多,许多拖延、观望的部门和子分公司,都开始以极高的效率拿出了可行的方案推进,过程也尽可能的公开透明,虽然不可避免的底下肯定有些暗流在涌动,但是相较于过往的雷声大雨点小,已是天壤之别。
特别是黄钢公司和华金投资公司那边,在陈楷和吴冕的操持下,严格遵循着安江的指示和政策,在内部进行了筛网式的调查,精简掉了一批职能重叠的部门,并且铁腕清理掉了一批只拿工资不干事,甚至是靠着关系长期缺岗的员工。
而成绩也是非常喜人的,黄钢公司瘦身成功,当月收入同比前期,有盈亏持平的迹象;至于华金投资那边,成绩也是斐然,更通过这种方式追回了不少前期进入私人腰包的公帑。
更重要的是,随着这种方案的推进,一种新气象在华金集团内部开始滋生。
诸多像艾克斌那样,有能力、有干劲但过往因为这样那样因素得不到提拔的普通员工们,真正看到了上升通道,只要自身能力过硬,就有机会脱颖而出。
尤其是艾克斌的警力,更是激励了这批基层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参与人事改革的热情。
“董事长,根据集团人力资源部门汇总的阶段性数据,目前精简机构和精简人事工作推进速度超出预期,进度已完成85%。”董事长办公室内,艾克斌将一份材料递给安江后,道:“双选制的上岗人员中,新提拔的业务骨干占比25%,这是详细数据。”
“势头不错。”安江拿起材料,快速浏览一遍后,微微颔首,然后接着道:“不过,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掉以轻心,剩下的肯定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你以董事长办公室的名义,向人力资源和各子分公司负责人发文,势头很好,要保持,但是也要记住,质量比速度更重要,要确保每个环节都能经得起检验!集团纪委和审计部门的巡视不能停,要形成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外部监督机制,以及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