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兵力遭到严重折损的大名在德川大将军面前对其进行一番抨击。
他受不了,德川大将军更受不了,说不定在众怒之下,会革去其老中的头衔。
除了堑壕战之外,阿部重次还采用了本时代非常先进的“滚动式换防法”。
一线的一万兵力只需要防御一昼夜,然后二线的一万人就会向前移动,接替他们。
之后三线的一半兵力进驻二线,一线的兵力撤到三线,可以修整两天时间。
这样一来,倭军可以保证始终有一万名精力充沛的士兵顶在最前面。
武器弹药都留在一线,只是将士兵换到后方去,这样便能轻装下去休息了。
老铁山地区南北长七里,东西宽近六里的范围,也保证了倭军有足够大的转圜空间。
若是战况发展超出了己方的预估,变得非常被动,倭军完全可以在夜幕的掩护下,连夜从海上溜之大吉。
不同于清军,倭军过半人都会游水,即便无法直接登船,在紧要关头往海里跳便是了,漂一会儿之后自然有人接其上船。
为了掩护是役的倭军,登莱水师与郑芝豹的舰队总供出动了超过五百艘各型船只,这还不包括在附近捕鱼,用以提供肉食的大量渔船。
郑芝豹也在摧毁了大清左翼水师之后,也率领舰队主力回师。
同时保持着与广鹿岛那边登岛倭军的联系,可以随时派兵支援。
明倭联军可以通过海陆增援广鹿岛,但对清军来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驻守半岛东岸的兵力本身就非常有限,还被郑芝豹的舰队歼灭了一大半。
皇太鸡即便知道了那里的情况,派出援兵,也能在短时间内抵达。
援兵也没办法游到广鹿岛去,因为在郑芝豹舰队的扫荡下,沿岸都没剩下几艘渔船。
渔珉们领了郑五爷的银子,吃着背回来的大米,也就不急着出海捕鱼了,等新船造好之后也来得及。
他们能等,广鹿岛上的守军等不了,可等不了也得等,要么继续坚守,要么直接投降,没有第三条路。
下海倒是第三条路,八旗兵里有多会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