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注意!”
“上来了!不要走神!”
“小炮开火!”
“嗵嗵嗵……”
佛郎机还在冷却,这次就只能用虎蹲炮和百子铳来对付近距离的大股敌兵。
这里两款武器的射击精度并不高,好在是用霰弹攻击,可以形成较大的覆盖面积。
山顶的炮兵阵地在开火之后,便开始烟雾缭绕。
想要在装填之后再次开火,炮兵们还得转移位置。
虽然倭军是沿着山脊布设的一条防线,单座山头的纵深几乎为零。
但由于山脊本身就是蜿蜒曲折的,加之还有附近的山头可以提供火力掩护。
故而能用交叉火力来打击攻山的清军,对目标实施半侧向攻击。
阿部重次详细阅读了某太子提供的合订本,便让各部照此来构筑防线。
这种布置类似于欧式棱堡的防御方式,只不过将棱堡换成了山峦而已。
对于没有遭到清兵攻山的阵地上的倭军来说,在百无聊赖之余只能放两炮来解解手痒了。
实际上两侧山顶的倭军炮位的观察角度比正面更好,看得更为清晰,也很便于炮手们瞄准目标。
老铁山北侧一线分为三座山,西侧呈J型,中间是大C套小C型,东侧则是K型。
清军主攻C型山,从右侧的K型山非常容易实施侧向打击。
从东侧靠近K型山进攻的天助兵没等爬到半山腰,就遭到了来自对面山顶的炮火覆盖。
之前不开火可并不意味着对面山上的倭军打不着,一旦开火,那就是收庄稼的节奏了。
对此,骁骑校和步兵们生气也无济于事,分散兵力就意味着两边都拿不下来。
“上!快!往上爬!”
今天要是连一个山头都拿不下来,回去之后智顺王指不定要用谁的脑袋来泄愤。
骁骑校不敢怠慢,自然尽力躯干本就是十分不情愿来再次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