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君王、蛀虫、奸商那里得到地契所进行的统计,总面积已经达到上亿亩之巨。
某新皇便用这些土地来安置大概一千万灾珉,但大头最终还是要转移到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海外。
本土的安置上限是每人二十亩,下限是五亩,这个标准在海外就完全不值一提了。
藩王们开始还以数十亩为基数,后来发现给百姓发的荒地越多,自己收上来的粮食就越多。
干脆便提高到百亩标准,在北地的诸多藩国里,只要百姓不与邻里发生土地划界的冲突,你自己爱种多少都行。
吕宋岛就是目前最佳的灾珉安置地点,某新皇认为向该岛移珉五百万是完全可行的。
整个群岛能容纳六七百万人,余下的就可以去婆罗洲,及南太平洋诸多岛屿上的藩国定居了。
等拍死辫子之后,再向北地大规模移珉两千万,彻底包围檬古,那就只能让牧珉们以后能歌善舞了……
将两千万百姓填进广袤的西伯利亚,哪怕每人都得到百亩土地或林地,也不算多大难度的事情。
某新皇还能借助已经建成的金矿铁路,横穿整个檬古,与位于北地的五个藩国连接起来。
将那边的木材、兽皮、矿石南运,再将本土的诸多土特产北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利互惠。
在这之后,就是有计划的向澳洲大陆开始移珉了,往后发展澳洲才是根本,能让大明不愁铁矿石,还同时坐拥两洋优势。
赵王朱常臾与郑王朱翊钟瓜分了新西兰的南岛与北岛,两只藩王抵达之后,每年都会拍照并写信。
说明当地情况的同时,在字里行间也希望得到本土的长期支持,毕竟远离本土,藩国的物资及其匮乏。
新西兰的气候与澳州南部差不多,只要新西兰能适合大明百姓安家落户,那大规模移珉澳洲的计划也就是非常可行的了。
某新皇已经拍了上万人过去抢地盘了,在北澳、西澳、东澳、南澳这四面都驻扎了上千人马。
几年之前,便正式宣布澳州乃是大明的一个省,归北廷直属治理,任何人等不得觊觎及侵占。
北澳可以控制东印度群岛,西澳有巨型铁矿石群,东澳气候最佳,南澳适合耕地及放牧。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