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的路程,距离跟崇祯皇帝的王师顺利汇合为期不远了。
在两个月之内,能够取得如此胜利的话,战绩不可谓不辉煌。
想到这里,沐天波心情不禁转好起来。
但在距离阿瓦城百里之遥的一片山区,北路军遭到了缅军的伏击。
由于战时天降暴雨,持续时间超过半个时辰,导致明军很多火器无从发挥。
除了坦克之外,连手榴弹在点燃之后,都会被瓢泼暴雨给浇灭,让迫击炮开火更是无从谈起。
面对敌人的伏击,边境土司们无心恋战,直接选择败逃,而两万明军将士以及马士英的五千贵州土司兵则陷入苦战之中。
万幸有二十辆蒸汽坦克助阵,坦克炮不停地开火,这才没让缅军的上白头战象可以肆虐战场。
但由于双方展开了白刃战,纵使大规模装备了藤甲的明军的伤亡也不小。
战后统计阵亡超过八百,受伤高达上万,几乎伤及了北路军的元气。
缅军倒在战场上的人高达三千以上,是役算是取得了两败俱伤的结果。
纵使没有那些边境土司的支援,沐天波与马士英两部人马也依然可以进攻阿瓦城。
考虑到眼下王师急需修整,让大量伤兵们尽快获得救治,这才沿原路折返回去。
北路军没有选择铁甲的原因很简单,一来是重量太大,二来则是难以补充,三来则是成本太高。
藤甲最大的好处就是经济实惠,便于大量制造,云南当地的女工就能编织,十套藤甲的价钱才相当于一套铁甲,而且穿脱方便,还很透气。
坏处就是在实战的时候,藤甲的防御力是逊于铁甲的。
若是北路军全员装备铁甲,缺少火器的缅军根本就无法取得如此的战果。
天降暴雨则是另外一个主要因素,该着沐天波倒霉,只能事后诸葛亮地评述今日王师不宜取胜……
让沐天波痛恨的就是那些墙头草一般的边境土司们,之前还请求朝廷出兵整套莽白。
如今战事稍遇挫折,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
大明真出兵了,让其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