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地大肆劫掠,但副作用便是班师回朝的时间要推迟。
等汛期一道,维斯瓦河恐怕就没有浅滩可走了,要从上游,走波兰南部的西喀尔巴千山这条路,返回本土。
其二,自然是立刻收兵撤退,现在还能走东边的原路,再晚的话就来不及了。
考虑到波立并非蛮明,本来其国土面积就很有限,此番王师又仅仅洗劫了其大概两成的地盘而已。
各部虽皆有斩获,但普遍反映远未捞够本,连旗主和酋长吃不到半饱便回师,那是肯定不行的。
故而多尔衮决定继续留在波立的腹地作战,不过各部必须紧密合作,协同作战。
时间过了这么久,在匈牙利作战的波军主力应该早就接到军情,此时或许已经回来了。
王师上下要随时做好与十万波军交锋的准备,不能将此番视为单纯的洗劫行动。
波立各地倒是都有不少的驻军,但兵力就无法与集体行动的清军相比了。
一旦主动出击,立刻就会被绝对优势兵力的清军一口吃掉。
清军不攻城,双方便只能打野战,清军的兵力又极度占优,还没有任何一支波军取胜过。
虽有零星的战斗能够偷袭得手,可根本不影响多尔衮所部的战斗力。
多尔衮在出兵之前,仔细研究过奥斯曼提供的波立地图。
于是在这次行动中便可以避开了水网密布的北部地区以及沼泽较多的东部地区,选择维斯瓦河以西的地方下手。
还严令各部,决计不允许进攻波立的大城市,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伤亡。
这趟出来,其实就是打算用波立的粮食和牲畜,来饲养这二十五万大军的!
留在本土的话,那肯定是要吃家里的粮食的。
与其那样,莫不如把人马牵出来,还能削弱波立的实力。
若是可以,多尔衮都打算待秋后再班师回朝,把敌国地盘上能吃的都吃光才好!
留在本土的王师是负责看家的,不计后果的话,那就都可以牵出来溜溜了……
等索别斯基急匆匆地率部从布达佩斯返回到华沙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