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径上超过了原版,而且搭载了直升机。
至于造价方面,对岁入已经达到十三亿银币的大明帝国来说,每年斥资一亿左右的银币用来造舰,应该并不是甚子难事。
这个岁入标准只是含金、银、铜、铁等金属在内的收入折合成银币的金额,若是加上土特产的部分,那就可以达到十六亿以上。
假设当年大明在关内的耕地总面积巅峰时为十亿亩,现在大明帝国(不含藩国与郑氏的部分),在册耕地面积便接近三十亿亩。
而且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因为在澳洲炸山、向东地和北地的移珉还在继续,往后耕地面积将突破四十亿亩。
刚到手的那块地皮可是欧洲唯一的黑土地,朱慈烺也打算好好利用一下。
派军队及其家眷过去驻屯再合适不过了,接到张煌言的奏报便大为欣喜。
在获胜之后,这位门徒已经将麾下人马安排过去了,真是没白跟着自己学那么多年。
按照亩产一石计算,三十亿亩地,平均农税约为一成,那么三亿石粮食至少价值三亿银币。
更地面积大且有铁路网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假如某地区受灾,可以用存粮迅速运抵该地区接济灾珉。
除非是小冰河时期又舔脸回来了,否则凭借如今的大明国土,普通的天灾是无法同时对如此之大的面积进行打击的。
实际上,由于风调雨顺,加上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大规模普及种植,各地的平均亩产都在三石到五石左右。
国有粮库的存量多到放不下,朝廷从上到下都在绞尽脑浆想办法解决这个无比棘手的大问题。
放在以前,这些存粮都得被饥珉吃光。
但是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余粮,而且副食品供应及其充足。
富绅家的孩子基本不吃主食,有些任性的孩童更是用零食来当三餐。
绝大多数吃不完的粮食,都被朱慈烺下令去喂养奴隶矿工和他们的家眷了。
时至今日,奴隶矿工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正向第五代迈进!
各地的矿工总数超过五千万,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
跟当年在北美的奴隶主一样,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