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多,一型两栖攻击舰也有六艘。
航母总数为三十四艘,两栖攻击舰总数等同,这才是最可怕的存在。
只要昊菁皇帝愿意,大明海军可以组成三十四个航母战斗群和三十四个两栖攻击群。
为了确保己方的空中优势,迅速夺取战场制空权,远征舰队通常由四到六艘航母组成多航母战斗群,配合战列舰与巡洋舰,也能确保舰队自身的安全。
按照揭暄在十年前制定的发展计划,海军主力舰只需要保持九级、八级、七级战列舰各八艘即可。
在财务吃紧的情况下,可以将所有七级战列舰退役或者转让给盟友,只保留十六艘战斗力较高的战列舰即可。
重点发展航空母舰,尤其是满载排水量超过五万吨的大型航母,通过削减其他作战舰艇,力争每十年采购两到四艘大型航母。
该书一经出版,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没多少人,包括海军业内人士,都没想到明帝国的海军居然发展到了如此可怕的程度。
战列舰数量等于身后的第二、第三、第四之和,航空母舰的数量等于后三国的八倍。
更重要的是,明帝国海军着力发展排水量达到三万吨的大型航母,更别说还刚刚服役了两艘排水量超过五万吨的巨型航母了。
在搭载了高性能的舰载机的情况下,这种航空母舰几乎是不可战胜的,其打击半径可能就超过了三百海里。
根据书上的介绍,该型航母能够搭载一百五十架「火烈鸟」战斗机,或者八十架「火烈鸟」战斗机与三十五架「黑脚信天翁」攻击机。
刨除这种可怕的海战武器,单算可以搭载八十架「火烈鸟」战斗机的中型航母,二十八艘航母的舰载机总数就超过了两千两百架。
以明帝国海军航空兵的素质来说,如此之多的「火烈鸟」便可以摧毁一个实力中等的国家的空军了。
这下大家都明白了,明帝国大幅度裁撤战列舰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发展航空母舰。
通过对丹麦与罗马的战争表明,这种海战武器抢夺制海权的效率远超战列舰。
尽管航空母舰与战列舰的单挑式的战斗还没有发生过,可是军事评论员都倾向于前者获胜。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