艘九级战列舰,而明帝国的海军实力原地不动,己方需要用大约三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迫近目标。
现实情况是法国国力十分有限,即便获得了新本土,并将当地的工业产能消化吸收之后,一百年之内根本就追不上明帝国。
在其最新批次的战舰下水之后,明帝国海军拥有九艘九级战列舰、九艘八级战列舰、二十四艘六级巡洋舰、三十二艘五级巡洋舰、一百二十八艘驱逐舰、一百零二艘护卫舰。
尽管退役了八艘性能较差的七级战列舰,可是提升了战列舰编队的质量,更何况序列里还有三十二艘二型航空母舰和三十艘同型号的两栖攻击舰。
相比之下,法国海军只有白蹭来的一艘九级战列舰和一艘二型航空母舰服役,在搬家过程中没有建造任何一艘主力舰。
而奥斯曼帝国根本就没收到明法两国搬家的影响,其海军主力舰规模已经膨胀到三艘九级战列舰、三艘八级战列舰、八艘七级战列舰的地步。
印加帝国的海军更是不甘落后,拥有三艘九级战列舰、两艘八级战列舰、五艘七级战列舰、两艘二型航空母舰、两艘一型航空母舰。
法国与奥斯曼、印加的战列舰数量对比为12-14-10,航母数量对比为2-2-4。
可以看出三国都不太重视发展航空母舰,而是依旧将比拼重点放在战列舰上。
奥斯曼帝国在战列舰方面,对法国具有微弱优势。
印加帝国在航空母舰方面,对法国具有微弱优势。
路易十四在心里是瞧不起这两个几乎没有工业的国家的,他们所谓的工业,无非就是在明帝国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冶金厂和炼油厂而已。
图尔维尔不会这么认为,作为军方将领,他更看重现有的力量对比,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在军备计划里的那些数字。
或许奥斯曼与印加两国的国力也就到此为止了,比法国没好到哪去,导致其海军实力在最近二十年并未实现超越法国海军的目标。
路易十四已经看上了明帝国最新的三型航空母舰,这种战舰居然有斜角甲板,可以方便舰载机的起飞。
图尔维尔一眼就看出这种设计的好处了,但是应用在排水量只有三万吨的二型航空母舰上是比较困难的。
路易十四希望本国可以自行建造一艘排水量与三型航母相当的航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