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关于“吃螃蟹“,某太子是从不担心的,那些唯利是图的商贾是还没意识到广告的好处,等到觉察到了,自然会心甘情愿的从兜里往外掏银子的。
在古代,没什么比广告更有说服力的了,口碑只是对于圈内人士有效,范围扩大到普通群体的话,广告就是首当其冲的选择。
没有报纸也就罢了,既然有了《京师日报》,不做广告的商贾那便是傻子了。
别人往前迈了一大步,你原地不动,那就等于别人不动,你后退了一大步。
对那两位茶商而言,每天只花二十两银子,便能做到家喻户晓的地步,别说京城,就是连天金与保定的士绅百姓,看了报纸都会知道有他们的存在。
前来京城办事的人,想要买茶又不知道哪家的货更好,首选就是便是看报纸上的广告,甭管信不信,先过去瞧瞧再说。
广告的作用就是引领客人前来观顾,简称“引流”,只要将顾客勾引上门,广告的作用就达到了。
至于能否将顾客变成自家商品的用户,那就要看商家的本事了……
“殿下此策令臣茅塞顿开,乃是卓尔不凡之举也!”
眼下巩永固就服一个人,那就是眼前这位,人家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一年落袋数千两银子,那些商贾还是主动掏钱,不服都不行啊。
广告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让工匠雕刻木板花不了几个钱,雕好之后便可以大批量印刷了。
然而收益却是显而易见的,若不是眼下报馆人手有限,工作实在过于繁忙,巩永固都想亲自去找那些商家谈谈做广告的事情了。
“前番本宫忘记了,报馆除了编辑与报童之外,还可增加‘记者’与‘业务员’两个职务!这‘记者’负责在外打探消息,采访商贾,做些笔录,回来将日记交给编辑来编撰,这样报纸的内容便会更加丰富。‘业务员’则是专门去各处商贾洽谈广告业务的人员,只要商贾愿意掏钱在报纸上投放广告,业务员便可按比例得到分成。商贾投一百两银子,该业务员便可得到十两的分成。如果记者确有真才实学,便可以兼任编辑,否则便只能得到分成,不能拿底薪。业务员则是只拿分成,无须底薪。”
虽然姑姑与姑父还在创业初期,可凡事并不需要都亲历亲为,尤其是主营业务都不算熟练,不太重要的工作就可以交给手下来办。
报馆增设记者一职之后,不但可以守株待兔,在报馆得到朝廷的政令与来自顺天府的消息,而且还能主动出击,四下打探一些尚且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